全程導醫網 徐州婦幼保健院/產科疾病診療:上海經歷連續十余天高溫轟炸后,當地一位產婦在家不開空調、蓋著棉被坐月子,不幸出現中暑現象后家里人又處理不當,最終因重癥中暑搶救無效死亡,留下了出生不足一個月的孩子。
令人惋惜!據媒體報道,上海經歷連續十余天高溫轟炸后,當地一位產婦在家不開空調、蓋著棉被坐月子,不幸出現中暑現象后家里人又處理不當,最終因重癥中暑搶救無效死亡,留下了出生不足一個月的孩子。
隨即,該消息引發網友激烈討論,紛紛對坐月子這個“中國特色”展開唇槍舌戰。到底產婦該不該坐月子?避風寒是否意味著只能捂月子?
高溫也會死人!重度中暑應該這樣處理
中暑,可分為熱痙攣、熱衰竭和熱射病,重度中暑就是醫學上的“熱射病”,屬于最嚴重的中暑類型。當人體處于高溫、高濕的狀態下,皮膚散熱功能下降,肌肉溫度升高,同時體溫調節功能失調,體內熱量過度積蓄,全身各個器官組織的功能就會逐漸受到“打擊”,出現發熱、哮喘、呼吸困難、血壓升高、呼吸衰竭等病癥。熱射病若得不到及時、妥善地救治,死亡率可高達50%。
現在正值全年最熱的季節,孕產婦、老人、小孩等體質較弱人群要特別警惕中暑,當出現體溫高熱(上升至40℃以上),皮膚干熱無汗、口干等癥狀,要及時采取以下幾個措施。
①迅速通知急救中心,等待救援時,把患者搬到陰涼通風處仰臥休息,解開衣扣,敞開上衣,有條件者可服十滴水、仁丹等藥品。
②若患者出現意識不清或痙攣,這時應取昏迷體位(側臥,頭向后傾斜,貼近地面的腳伸直,與脊椎在一條直線上,另一腳膝蓋彎曲往前擺放,防止向前滾動,與彎曲腳同側的手掌心貼著患者臉頰),同時注意保證呼吸道暢通。
③時間允許下,可用冰水或酒精擦浴、置冰、冷水泡浴等方法降溫。
避風寒≠捂月子 警惕幾個月子“大坑”
由于過去醫學不發達,產婦產后很容易出現感染等問題,所以我國有“坐月子”的傳統,避風寒、慎起居、調飲食成為月子里最重要的三個內容。然而,由于對傳統的理解偏差,不少人容易矯枉過正,過分解讀了這三個內容,新媽媽們可別掉進幾個月子“大坑”。
1. 避風寒≠不通風、不清潔
老一輩認為,坐月子應該“捂”,要多穿衣服、多蓋被子,不能洗澡、洗手,以免著涼。不可否認,女性產后身體比較虛弱,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風寒,但這并不意味著產婦要在高溫、封閉的室內,聞著身上的汗味和惡露的臭味。
避風寒,要在保證室內空氣暢通的情況下進行,尤其是潮濕、悶熱的夏季,不做好通風、清潔工作反而給細菌可趁之機,增加感染的機會。所以,新媽媽們夏天坐月子應該保證室內空氣的流通,怕感染風寒者可以穿著透氣、輕薄的長衣、長褲,衣物要勤洗、勤換。
另外,由于產后惡露排出,新媽媽更要做好清潔工作,每晚需用溫開水清洗外陰,及時更換衛生墊,產后12天內洗澡最好淋浴(宮頸口閉合需12天),水和環境的溫度都要適宜。
2. 慎起居≠不活動
雖然中醫提醒產婦坐月子要謹慎起居,但這并不意味著坐月子期間產婦們要一動不動地臥床。專家指出,孕產婦體內的血液處于高凝狀態,長時間坐著、躺著不動,很容易發生下肢靜脈血栓,引起肺動脈栓塞甚至猝死。
所以,在保證足夠休息的基礎上,產婦可以室內、院子內散散步,稍微動動筋骨,不進行大量、激烈地運動即可。
3. 調飲食≠大補特補
產后飲食調理是新生兒家庭最講究的一門學問,甚至有人認為“補”是產后護理最重要的一環。然而,飲食調理并不等于盲目進補。新媽媽們產后體質虛弱,消化能力仍未恢復到位,過多肥膩的食物反而會增加胃腸的負擔,影響吸收,甚至造成產婦產后肥胖。
產婦產褥期應該多食清淡營養之品,講究營養平衡,避免過食肥甘厚味,忌食辛辣酸收之品。
推薦專家:徐州婦幼保健院產科專家 朱錦明
徐州婦幼保健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