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婦幼保健院/產科疾病診療:“一人吃兩人補,懷孕就該多吃點。”不少準媽媽在老觀念的熏陶下“大開吃戒”,隨之而來的是各種妊娠期并發癥,最常見的就是妊娠期糖尿病。徐州市婦幼保健院產科副主任醫師李欣表示,隨著生活水平提高,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婦也有增多的趨勢,尤其是高齡孕婦更要引起重視。
準媽媽為孩“進補”適得其反 一查患上妊娠期糖尿病
35歲的張女士今年年初順利懷上了第二胎,全家都欣喜不已。因為是第二次懷孕,婆婆認為年紀大了生孩子,比年輕時更要補充營養;而且寶寶大更好帶。于是,張女士的公婆每天變著花樣給她做飯,雞湯、豬腳等高熱量食物不斷,除此之外,她每天還要吃大量水果及不少零食,如葡萄干、堅果……多數晚間還會進食面條、蛋糕等夜宵“加餐”,總之,一天下來,張女士的嘴巴就是沒有閑過。
到張女士妊娠24周時,體重已增至85公斤,在徐州市婦幼保健院進行糖耐量試驗顯示:空腹血糖5.4mmol/L,餐后1小時血糖11mmol/L,餐后2小時血糖8.9mmol/L,綜合診斷為妊娠期糖尿病,二寶出生時是一個重9斤多的巨大兒。
什么是妊娠期糖尿病?它的危害有多大?我們該如何預防呢?近日,全程導醫網的小編走進徐州市婦幼保健院,采訪了產科副主任醫師李欣,請她為我們答疑解惑。
妊娠期糖尿病發病率逐年上升 高齡孕婦更易患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妊娠期發生或首次發現的不同程度的糖代謝異常。”李主任介紹,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大齡孕婦的增加,妊娠期糖尿病發病率逐年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全面二孩”政策放開以來,高齡孕產婦增多,而30-55歲最容易被疾病盯上,加上工作、生活壓力大及環境因素,許多女性容易伴發內分泌及代謝疾病,生育二胎,高位妊娠的幾率特別高。據統計,每6個高齡產婦中就有一個妊娠期糖尿病。”李主任說,除此之外,像肥胖群體、家族里有糖尿病病人、既往有妊娠糖尿病病史的、或有多囊卵巢綜合征和之前分娩過巨大兒的孕婦都是妊娠期糖尿病的高發群體。
妊娠期糖尿病對產婦和胎兒均有不利影響
李主任強調說,“妊娠期糖尿病是孕期的一種常見疾病,對孕婦和胎兒都會產生不利的影響。”對于孕婦來說,會造成其高血糖,發生妊娠期高血壓的幾率增大,而且未能較好控制血糖的孕婦易發生感染,羊水過多,因胎兒巨大造成難產的幾率也增高,同時易發生糖尿病酮癥酸中毒,造成其代謝紊亂。
對于胎兒來說,妊娠期糖尿病會導致巨大兒,胎兒生長受限,易發生流產、早產或胎兒畸形,甚至造成新生兒窒息、低血糖,嚴重時威脅生命。
對于已經血糖偏高的準媽媽,李主任提醒,應注意調節飲食,可進行適當運動,比如飯后散步半小時等,必要時遵醫囑進行胰島素治療。
一些準媽媽聽到要進行胰島素治療,都擔心會影響腹中的寶寶。對此,李主任表示,準媽媽們大可放心,孕婦使用的都是天然胰島素,是一種從動物體內提取的、模仿人體正常分泌的胰島素,對產婦、胎兒無害,也不會產生依賴性。李主任強調,絕大多數有妊娠期糖尿病的產婦分娩后血糖都會很快恢復正常,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有過妊娠期糖尿病史的產婦20年后容易得Ⅱ型糖尿病,因此要進行定期體檢。
那么應該如何預防妊娠期糖尿病呢?李主任指出,最基本的原則就是低糖、低脂肪、高蛋白質、高纖維素飲食,再加上少吃多餐。可減少以精米、細面為主食,多攝入膳食纖維的燕麥片、苦蕎麥面等粗雜糧及新鮮的蔬菜和藻類食物等。另一方面就是適當運動,運動時間最好是在三餐后,吃完飯半小時之后出去走一走。
懷孕24-28周要進行妊娠期糖尿病篩查
“有些血糖高的孕婦可能會注意到自己比平時覺得更口渴、饑餓、疲乏或排尿頻繁,不過,這些表現在正常懷孕時也較常見。實際上,妊娠期糖尿病本身通常沒有什么特殊的癥狀。”李主任說,所有的準媽媽都應該在懷孕24-28周時進行75g糖耐量的檢查(OGTT)。
此外,超過35歲、肥胖、有糖尿病家族史、有不良孕產史的孕婦屬于高危人群,必要時妊娠晚期重復進行75gOGTT。
據了解,徐州市婦幼保健院產科為確保母嬰安全,對糖尿病合并妊娠或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妊娠期均采取了早期干預、綜合治療、治療措施個體化的原則,對每個孕婦常規進行血糖檢查,以達到早期發現、早期診斷的目的。對已經確診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婦,該院積極加強母兒監測,及時干預,控制妊娠期血糖,以降低母兒并發癥,改善圍產兒結局,減少或延緩產婦在產后發展成為II型糖尿病的可能,同時預防子代II型糖尿病的發生。
上圖:徐州市婦幼保健院產科副主任醫師 李欣
專家介紹:李欣 徐州市婦幼保健院產科副主任醫師 畢業于徐州醫學院臨床醫學系,一直從事婦產科臨床工作。
專家擅長:產科常見病、多發病、合并癥的診斷與處理,產科急危重癥病例的救治。
門診時間:周二全天
徐州婦幼保健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