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中醫院普外科主任徐磊介紹:大隱靜脈曲張是生活中的常見疾病,隨著人們工作和生活習慣的改變,靜脈曲張患病率正逐漸增加,對人類的危害也越來越重!普外科全面發展,微創外科在我市率先開展腹腔鏡下直腸癌根治術等復雜的內窺鏡手術,技術居淮海經濟區領先水平。目前大隱靜脈曲張方面也獨立開展了一些新的技術和新項目,同時微創可以消除下肢靜脈性潰瘍改善生活質量,減少不少病人的痛苦。
據調查,我國現在約有1億CVD患者,年新發病率0.5%—3.0%,靜脈性潰瘍占1.5%。其余不足10%者為動脈性疾病、血栓閉塞性脈管炎、淋巴阻塞以及神經性疾病、新陳代謝失調、血液系統紊亂和脂膜炎等所致。
大隱靜脈曲張如何診斷,引起大隱靜脈曲張是什么原因
徐磊主任分析說:大隱靜脈曲張是生活中的常見疾病,是靜脈曲張的一種,特別是中老年人較多。
引起大隱靜脈曲張的原因是遺傳。長期站立工作,特別是重體力勞動,是該病的誘因。大隱靜脈曲張發病機理是大隱靜脈瓣膜處瘤樣擴張,使下肢淺靜脈與深靜脈匯合處的瓣膜失去“單向閥門”的作用,下肢血液回流障礙,靜脈血液倒流,大隱靜脈瘀血,使靜脈迂曲、擴張。
大隱靜脈曲張早期表現為下肢淺靜脈呈蚯蚓狀淤曲擴張,站立時患者酸張不適和疼痛,行走或平臥位時消失。病程進展到后期,下肢皮膚因血液循環不暢而發生營養障礙,出現皮膚萎縮、脫屑、瘙癢、色素沉著、皮膚和皮下組織硬結,甚至濕疹和潰瘍形成。尤其是足背、踝部、小腿下段,嚴重時或外傷后皮膚潰爛,經久不愈,俗稱“老爛腳”。
大隱靜脈曲張的癥狀
早期的癥狀是:長時間站立后,腿酸脹不適,容易疲勞、乏力;一般來說早晨起床時癥狀較輕,工作忙碌一天后,晚上癥狀加重;有的患者在足踝內側會有麻木和輕度的疼痛感;雙小腿有類似蚯蚓狀藍色的曲張靜脈團塊。
后期的癥狀是:雙腿長時間站立后酸脹很重,甚至影響工作;雙小腿布滿曲張靜脈團;出現足踝的濕疹、潰瘍,由于靜脈曲張發展到中晚期出現足踝部的潰瘍。
徐主任講到:根據目前國際通用標準(CEAP分類診斷中的臨床表現分期)將下肢靜脈曲張的發展分為六個階段:
一期:毛細血管擴張,網狀靜脈擴張,嚴格說它們都不是真正的靜脈曲張,影響美觀,要加強預防和保健。
二期:在站立位時腿部可見彎曲增粗的表淺靜脈血管,高出皮膚,在腿部抬高或平臥后可消失,常有小腿酸脹、易疲勞等不適感覺,此期是治療最佳時期。
三期:曲張血管增多,小腿開始出現水腫,以站立過久或勞累后較明顯,晨起時水腫可消退?;贾1葘韧仍龃?,一些患者還出現皮膚搔癢,嚴重者呈現濕疹、瘀積性皮炎等皮膚病變。
四期:血管內血液瘀積過多,靜脈壓力明顯增高,使一部分血液成分滲透至血管外的皮膚及皮下組織,造成局部皮膚發紅,變紫,直至發黑(血中鐵元素沉積),并且失去彈性而變硬。
五期:為急性潰瘍期,發黑變硬的皮膚在外力作用下發生破潰,很難自愈,嚴重影響工作與生活。
六期:未經正確治療的靜脈性潰瘍反復發作,常見于踝關節附近及小腿下段,俗稱“老爛腿”。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 |
徐主任說:大隱靜脈曲張是外科常見疾病,也會出現在一些年輕人群中。對于大隱靜脈曲張治療,現在引進的腔鏡深筋膜下交通靜脈離術,是近年來國內新興的一種微創治療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