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中醫頻道:由徐州市中醫院普外科徐磊副主任醫師引進的腔鏡深筋膜下交通靜脈離斷術,是近年來新興的微創治療技術,具有創傷小、恢復快等優點,且很好地解決了下肢潰瘍難以愈合及降低遠期復發率等問題,該項技術已成為治療下肢靜脈性潰瘍金標準。作為徐州市引進該項技術首家單位,市中醫院獨有的中西醫結合優勢,將進一步提高治療效果——
內踝潰瘍主要由下肢慢性靜脈功能不全引起。該病早期臨床表現為下肢淺靜脈迂曲怒張,腿部乏力、沉重、脹痛、浮腫,病程較長者出現小腿下段皮膚變硬、色素沉著甚至潰瘍,亦即老百姓常說的“老爛腿”。 病變常由淺靜脈、交通靜脈、深靜脈瓣膜功能不全,靜脈逆流、下肢靜脈高壓所致。臨床統計表明:靜脈潰瘍伴有交通靜脈瓣膜關閉不全者占86%以上。故該病的治療要點是解決交通支靜脈功能不全和深靜脈瓣膜功能不全。傳統的大隱靜脈抽剝及交通靜脈結扎術雖然可以抽斷一部分交通支,但小腿的交通支倒流仍未得到解決,這往往是手術失敗和復發的重要原因。而且手術要求在小腿皮炎或潰瘍得到很好控制后才可以進行,同時由于切口長、創傷大、感染、壞死致傷口延期愈合、并發癥較多使該手術開展受到限制。
腔鏡筋膜下交通靜脈離斷術由德國Hauer醫生在1985年首創,通過腔鏡于深筋膜下對小腿的靜脈交通支結扎、切斷。該手術具有切口小、損傷小、方法簡捷、安全可靠、術后可早期活動、恢復快、住院周期短、切口美觀等優點。因為切口選擇在小腿上段內側正常皮膚處, 遠離病變區域,縮短了術前準備時間, 能有效地降低感染、壞死和傷口延期愈合,并有效減低了靜脈性潰瘍的復發率。
適應癥:靜脈倒流性潰瘍;已被證實的交通靜脈功能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