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熱線:陳軍,徐州市中醫院 內科副主任兼內分泌科主任,副主任中醫師,副教授。
徐州市內分泌專業委員會委員,徐州市中西醫結合腎病專業委員會委員。1990年畢業于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專業,曾在江蘇省中醫院糖尿病,腎病中心專業進修一年,北京協和醫院內分泌科高級醫師研修班結業。有近20年豐富的專業臨床經驗,研制有消渴降糖膠囊,消癭解毒丸,消癭散結丸,愈腎丸,滋腎保元丸,養肝明目丸,足浴1號,足浴2號,凈膚玉榮飲等10余種經驗制劑。
技術擅長:各型糖尿病,各種甲狀腺疾病,痛風等代謝性疾病的中西醫結合治療。尤其對糖尿病并發癥如:糖尿病腎病,糖尿病神經病變,糖尿病胃腸病變,糖尿病足等有獨到的研究和豐富的治療經驗;還擅長調治內分泌失調引起的痤瘡,黃褐斑,自汗,盜汗等內科雜病。對各型腎炎,腎病綜合征,各種復雜性尿路感染,腎功能衰竭,乳糜尿等疑難病治療,有獨到的心得和療效。
專家門診時間:周三、四上午,周一、五下午
咨詢電話:0516-85707122;83906279
徐州市中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陳軍介紹,糖尿病是當代威脅人類健康和生命的世界三大頑癥之一,臨床上糖尿病以多食、多飲、多尿、體重減輕等為常見癥狀,如不及時正確治療,日久可累及大、小血管及神經系統,形成多種并發癥,嚴重威脅病人的健康和生命。
糖尿病可引發多種眼部并發癥
陳主任說,糖尿病是一種危害極大的全身性疾病,它是一種以胰腺分泌功能障礙而引發的糖代謝紊亂。由于血糖升高可產生多種眼部并發癥,常見的有:
眼屈光異常改變: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突然增高會使房水中離子濃度降低,晶體因過度吸入水分而凸度增加可導致近視性屈光不正,反之經過治療后當血糖降低時又會使晶體失去水分而發生遠視性屈光不正,且常伴有明顯的散光。所以糖尿病患者出現突然視力下降時應進行眼科驗光。
糖尿病性白內障:糖尿病患者常并發晶體混濁,一般將青少年糖尿病患者并發的白內障稱為真性糖尿病性白內障。糖尿病還會促使老年性白內障的發生并使其成熟加快。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最常見也是最嚴重的糖尿病眼部并發癥,目前已是世界上致盲性眼病的重要病種之一。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常發生于40歲以上且患糖尿病時間較長的患者,由于反復的視網膜玻璃體出血和新生血管生成可導致增殖性視網膜炎,使患者視力嚴重下降甚至失明。
麻痹性斜視:糖尿病患者常發生麻痹性斜視,一般認為其和糖尿病引起的多發性神經炎有關。主要表現為突然出現視物成雙,眼球運動受限,眩暈及步態不穩等。
其他糖尿病眼部并發癥還有葡萄膜炎、視神經視網膜炎、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還可能引起一些其他的疾病,如:肝病、腎病、眼病、低血糖、高血壓、胃腸病、肺結核、皮膚病、抑郁癥、肥胖病、骨關節病、口腔疾病、性功能障礙、腦血管病變、心血管病變、酮癥酸中毒、神經系統病變、足潰瘍與壞疽、乳酸性酸中毒、非酮癥高滲型昏迷....
使用一種療法“治本不治根”
陳軍強調,打胰島素可以避免損傷人體的肝、腎等臟器組織,但對糖尿病并發癥治療效果不大。另外,有的人對胰島素產生抗體,胰島素用得再多,效果也不好。更嚴重的是長期使用胰島素容易引發胰島素對抗,正是這種原因引起腦血栓、中風、心臟病發作、腎病綜合癥等,危及患者的生命。
很多患者覺得服用某些中藥產品后血糖迅速下降得到控制,便認為此種中藥是治療糖尿病的好藥,殊不知其中必有西藥成份,患者服用這樣的“中藥”產品后容易導致低血糖,長期下去損傷人體器官和加快并發癥的發生、發展,更重要的是耽誤了患者治療糖尿病的最佳時機,延誤了病情,給患者生理和心理上造成更大的痛苦。
中西結合有效治療糖尿病
中醫認識糖尿病有悠久的歷史,至少在隋唐時代已有記載。陳主任說,中醫治療主要以中藥調理為主,西藥或胰島素控制血糖為輔。用西藥或胰島素使血糖穩定,同時服用中藥進行調理使血糖正常,并治療并發癥,這才是真正治療糖尿病的方法。
治療糖尿病,第一步是用西藥控制血糖達到穩定,同時治療糖尿病和糖尿病并發癥, 西醫治療糖尿病主要是從增加胰島素的作用入手。具體方式上,既可以刺激胰島β細胞分泌胰島素,也可以改善胰島素的敏感性來增強胰島素的降糖作用,甚至直接補充胰島素等,以增加體內組織對葡萄糖的利用和促進肝糖原的合成,抑制肝糖的釋放。此外,也有考慮降低葡萄糖在腸內的吸收速度等以減輕胰島β細胞的負擔,改善糖代謝紊亂等體內多種代謝紊亂癥群。降血糖作用快,且降糖效果強;并可防治糖尿病急、慢性并發癥。
中醫治療糖尿病是采用益氣養陰、清熱活血、健脾益腎等綜合治療措施,調整人體內環境,改善患者代謝紊亂狀況。一般來說,中藥降血糖效果較西藥降糖藥弱一些,但作用緩和而持久,且由于許多中藥具有雙向調節作用,一般不會引起低血糖。中藥在改善糖尿病癥狀和防治慢性并發癥方面有顯著優勢,且價格低廉、副作用少,改善癥狀好、降糖作用持久。西藥降糖效果好、起效快。兩者合用既可提高療效,又能抵消藥物的副作用,減少慢性并發癥的發生發展,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其意義重大。
正因為在糖尿病的治療方面中西藥物既有其共同之處,又各自具有特點,互相之間各有短長,臨床上才可能取長補短,以協同增強降糖效果又互相抑制副作用,達到長期良好控制糖尿病病情、延緩或阻止糖尿病慢性并發癥的發生發展、提高患者生存質量和降低致殘致死率等目的,從而從根本上治療了糖尿病,使患者恢復健康。
糖尿病病人的飲食標準
陳主任提醒各位糖尿病患者,得了糖尿病在飲食上面并不是什么都不能吃,什么都不敢吃了。人體內的糖是人體必要的營養物質成分,是人體新陳代謝和各臟腑器官運動的能量所在。人如果缺乏了葡萄糖(糖在身體內轉化為葡萄糖被人體吸收),就會產生一系列的病癥反映,甚至會產生低血糖,昏迷、出冷汗、饑餓等癥狀,時間長了,會加速人體內各組織器官的老化,降低身體的協調功能,這樣下去危害更大。尤其是糖尿病人,為什么血糖高?就是因為葡萄糖不能正常的被人體各組織器官吸收,在血液中呈現出來、被尿液排泄。所以糖尿病人本身營養吸收就不好,如果過度的節食,各種微量元素,各營養物質補充不足的話,對治療糖尿病沒有好處,對自身也是危害很大。
飲食要注意一日三餐七成飽,不吃過甜的食物,不吃腥辣的食品,嚴禁抽煙、喝酒等不良習慣,因為這些會加重糖尿病的病情,有抽煙習慣的要在一年內慢慢把煙戒掉,不要一下子就馬上戒掉。原來吃降糖西藥的達半年以上者,不要驟然停服,因為這樣會引起血糖的突然升高,應在醫生的指導下,慢慢減量,直至停服。飲食方面要注意粗、細糧搭配著吃。建議吃些南瓜、燕麥片等。但要明確注意一點,不管這個東西有多好,有多么適合糖尿病人吃,都不要過量。
水果含碳水化合物約為6-20%,水果中含有較多的果糖和葡萄糖,重癥糖尿病人不宜吃過多的水果。一般來說,糖尿病人為了補充人體所需營養,可吃少量水果,一般一日量在100克左右,但需注意血糖和尿糖的變化。如果吃了水果后尿糖增多,則應減少主食,以免出現血糖升高。
瘦肉也可以吃,一周二到三次,每次二兩多就行。但不能吃腐敗了的食品。
每天飯后都要有一定量的運動,餐后半小時后即可開始運動,但不宜過量,標準以微汗即可。
睡眠要有規律,建議晚九點睡,早七點起,這樣比較好。
還有,情緒也很重要,情緒健康對病癥也有很好的控制和輔助治療作用,不要產生悲觀的情緒。
可見,糖尿病只要積極地治療,選準好的治療方法和好的產品,有優秀的醫生治療,日常要注意合理的飲食、適量的運動、保持良好的心態,養成好的生活習慣,治愈的機率會比較高。
徐州市中醫院網站www.xztcm.com
徐州市中醫院博客 http://blog.sina.com.cn/xztcm
徐州中醫頻道 http://m.ynyysz.com/zhong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