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礦總院頻道:每個人都有胃不舒服的時候,胃疼、胃酸時有發生,這些都是胃病嗎?胃病和消化不良是一會事兒嗎?
首先了解下什么是消化不良
徐礦總醫院消化內科石麗紅主任介紹說,一般提到的消化不良指的是功能性消化不良,常見癥狀有上腹痛、上腹脹、早飽、噯氣、食欲不振、惡心、嘔吐等不適癥狀,而且經檢查引起上述癥狀不是由于器質性疾病。癥狀可持續或反復發作,病程超過一個月或在過去的一年中累計超過三個月。功能性消化不良是臨床上最常見的一種功能性胃腸病。也就是說身體上沒有真正的疾病,只是消化功能(包括運動功能和分泌功能)出現了問題。從消化不良的定義來看,消化不良似乎不是一種器質性疾病,與胃病的交集不多。
胃病和消化不良是一回事嗎
“胃病”這個概念很寬泛,發生在胃這個器官的病都可以叫胃病。其中良性疾病最常見的是胃炎,最常見的包括淺表性胃炎、萎縮性胃炎、潰瘍病、胃潰瘍、胃腸道功能性疾病和胃腸動力異常。惡性疾病最常見的是胃癌、間質瘤等。
消化不良是整個消化道的疾病,是個廣泛的概念,不等同于胃病,但可反映胃部不適。之所以很多人會把消化不良與胃病聯系在一起主要是因為二者癥狀很多相似,但病因卻完全性不同。
常見的胃病都可能有的癥狀包括:
腹脹、反酸、噯氣、食欲不振、早飽等,確實與消化不良很類似
而導致胃病的原因有:
幽門螺桿菌、胃酸分泌過多、腫瘤、濃茶、咖啡,刺激性食物、精神刺激、藥物損傷等。
消化不良患者不必有心理壓力
一般來說,如果診斷為功能性消化不良,那么說明證疾病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幾乎完全沒有擔心的必要,就像感冒發生在健康的年輕人身上,絕大部分都可以不治而愈。而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會認識到這一點,每個人耐受的不同,就會出現不同的反應,本來是很輕的疾病,自己卻認為很重,這時候的他就會顧慮重重。這時候,他接受的信息很重要,接受的方式更重要。鋪天蓋地的虛假廣告就是為他們準備的,忽悠你的錢包,緊緊抓住擔心的心理,順著疾病的癥狀,把可能性夸大,然后收網,被騙了錢,吃了不必要的藥物還很高興。
喜怒哀樂都影響胃健康
石麗紅主任說,導致胃功能受損、消化不良的原因非常多,除暴飲暴食、喜食辛辣刺激食物、抽煙喝酒等外,像眼下天氣漸熱,過度冷飲,吃冰西瓜,胃粘膜遇冷收縮,就很容易出現淺表性胃炎,從而影響胃功能,出現消化不良癥狀。直接的飲食因素之外,壓力、焦慮、緊張等精神因素對胃腸功能,對胃病的影響也不容忽視。
胃是一個非常情緒化的器官,因為人的消化道也存在一個神經系統,醫學上稱為“腸神經系統”,它與中樞神經系統以及消化系統一起,形成了神經內分泌網絡系統,又叫“腦腸軸”。如果人的心情不好,就會通過“腦腸軸”,引起腦腸肽等胃腸激素分泌異常,導致消化功能障礙。所以,不良情緒可以通過人的神經內分泌網絡系統導致胃病,引起消化性潰瘍、胃食管反流病、消化不良、腸易激綜合征等等,出現胃痛、胃脹、早飽、惡心、嘔吐、反酸、燒心、反食、便秘、腹瀉等各種不適。人如果出現以上癥狀,就說明消化系統出了問題,需要調養修理了。石麗紅主任說,上述癥狀也是胃的求救信號,如果主人置之不理,胃病就會接踵而至。
出現肚子脹氣、胃脹等消化不良癥狀,之前沒有胃病史的人,應主動排查原因調整調養,如果不能消除癥狀,可適當服藥一些消食健胃和促進胃動力的藥物。服藥效果不明顯,癥狀持續時間較長者,應考慮是否有胃病,最好到醫院請醫生做一個診斷。
有時治愈,常常幫助,總是安慰
徐礦總醫院消化內科石麗紅主任說:“來門診的患者很多一部分完全是對自己以及對疾病的不了解導致的茫然和恐慌。”消化不良的患者時常拿著胃鏡圖片對我說,你看,我都糜爛了了,這上面怎么還有白點呢?是不是癌變了?其實胃鏡下見到的糜爛,出血根據具體情況來看,很多只是一點點,局部炎癥刺激的一個反應,很快就會自然恢復的,距離癌癥好遠好遠,糜爛也只是面積稍大一些,比起潰瘍要小很多,也輕很多,至于白點,那是胃鏡里面燈光的反光。而真正嚴重的疾病醫生是不會輕易放過的,會勸患者正規治療,所以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不需要杞人憂天老是擔心是不是自己胃出了問題。
全程導醫網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