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礦總醫院頻道:94歲的老太太突然腰疼到無法正常行走,家人急忙將其送到醫院。經過細致檢查雖然確診是腰椎間盤突出,但是因為老人年事已高且有基礎性疾病,醫生不敢輕易手術,只能采取保守治療。
但治療效果并不理想,疼痛無法緩解,老人夜不能寐。經過朋友介紹,家人帶著老人來到徐礦總醫院骨科,找到劉加元主任醫師求助。
高齡能否耐受手術?耄耋老人陷入兩難
據患者介紹:“雖然自己94歲了,但平時身體還算硬朗,特別熱愛鍛煉,生活上也幾乎無需子女照顧。但是近半年來,經常腰疼,不能像往常一樣去遛彎,行走100米左右就會雙下肢麻木,需要停下來休息。”
近一個月來,她的病情逐漸加重,行走一二十米就不行了,同時伴有嚴重的雙下肢麻木情況。最近一周甚至腰疼到無法行走,甚至出現小便困難、大便失禁,嚴重影響了日常生活。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家屬帶著患者前往多家醫院診治,但效果都不太理想。也有醫生建議進行手術治療,但患者及其家屬都心存顧慮:原因很簡單——老人年紀大還有高血壓、糖尿病、腎功能不全等多種基礎疾病,患者對全身麻醉或開放手術比較害怕。
后來,患者家屬通過多方途徑了解到,徐州礦務集團總醫院骨科2015年開始開展微創手術,距今已經開展了7年有余。
骨科劉加元主任醫師團隊擅長椎間孔鏡脊柱微創手術,通過不到1厘米的切口可解決絕大部分的腰椎間盤突出癥問題,劉加元主任個人更是完成了2000多例的“椎間孔鏡手術”,技術已然非常成熟。于是他們找到劉主任,希望能夠通過微創手術解決老人腰疼的問題。
劉加元告訴患者家屬,為大齡患者做椎間盤手術需要連闖三關。
麻醉關:
一般情況下開放式手術需要全身麻醉。但是高齡患者大多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等基礎性疾病,全身麻醉的耐受性很差。
時間關:
腰椎手術體位特殊,高齡患者一般難以承受長時間的手術。
康復關:
如果患者術后不能快速恢復,長時間臥床會產生多種并發癥,還可能危及生命。
但是椎間孔鏡手術可以完美解決以上三個難題。
● 椎間孔鏡手術的切口只有鑰匙孔大小的1厘米,在局部麻醉的情況下就可以完成手術。
● 椎間孔鏡可以直達病灶,大大縮短手術時間。
● 熟練的醫生可以在半個小時內完成手術,一般情況下患者術后第二天就可以下床進行康復訓練,很多患者術后當天就可以下床,大大降低了并發癥的發生概率。
接診后,劉加元主任醫師帶領團隊結合患者的病史、體征和影像學檢查等,制定了詳細手術方案。在排除手術禁忌癥后,劉加元手術團隊在局部麻醉下為患者實施了微創椎間孔鏡手術。
術中取出大量導致壓迫的病變增組織后,手術臺上患者雙大腿及小腿麻木癥狀明顯緩解,手術切口僅有1厘米。手術耗時半小時,術中患者全程可以清醒地與醫生進行交流。術后患者腰疼消失。手術當天下午,患者就可以下地活動。隨后康復的過程中,其精神面貌越來越好,漸漸恢復了往日的“元氣”。
微創手術省時、省錢、恢復快
傳統“開大刀”才能做到的事情,如今通過椎間孔鏡微創手術就能完成。微創手術不僅手術創傷小、出血少,通過優化流程和實踐加速康復理念,患者的住院時間縮短了,費用節省了,恢復也更快了。劉加元表示,幾乎所有類型的腰間盤突出,包括巨大的脫出、游離、重度的游離、鈣化、椎管狹窄,中央管椎管狹窄等等,都可以通過椎間孔鏡手術解決。
劉加元說:“椎間孔鏡手術造福兩大類人。一類是年輕人。巨大中央型椎間盤突出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甚至會有一些患者喪失勞動能力,因此需要手術解決。過早融合開放手術,遠期會出現問題,微創則可避免。另一類為老年人。有內科基礎疾病,像心臟病、腦梗、糖尿病、肺心病等,無法耐受全麻下的手術,無法耐受大創傷的開放手術,且癥狀又重,必須要治療的情況,都可以采用微創手術解決。”
劉加元說,“不同的醫生掌握的技術一樣,即使同一種疾病也有很多不同的治療方案。不求大家說我們多那么好,選擇我們,只希望更多腰腿疼痛的病人能夠了解到微創椎間孔鏡手術這一治療方式,多一種治療選擇。大部分腰腿疼的病人都能得到正規的治療,更有效的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是腰椎常見的退行性疾病,是導致腰腿痛常見的病因之一。特別是隨著社會老齡化,椎間盤、關節突及韌帶的退變增生,使這些疾病的發病率逐漸增高。
日常生活中,人們的很多不良生活方式和習慣,在原本生理退變的基礎上,又加速了腰椎老化和損傷。一旦出現下肢疼痛、麻木,間歇性跛行等癥狀,需要立即到醫院尋求幫助。
如果確診為腰椎間盤突出癥、腰椎管狹窄,可先采取保守治療,少活動,適當牽引,臥床休息;如果保守治療三個月以上效果較差或癥狀反復發作,則需選擇手術治療。
徐州健康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