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礦總頻道:44歲的陳女士覺得自己的頭上被套了一個“緊箍咒”,經常眩暈加偏頭疼。這個病困擾她已經五年多,發病的時候什么活兒都干不了,暈到天旋地轉,痛到嘔吐狼藉是常有的事。
為了這個病,她就診過多家醫院的疼痛科、神經內科,均查不出病因。
在朋友的介紹下,家人陪伴陳女士來到徐礦集團總醫院找到心內科主任、主任醫師祁春梅。
“多心眼兒”是病
陳女士自述平時身體很健康,生活方式也挺健康,但總是莫名頭痛。經過外院多次系列常規檢查,各項指標均未發現異常。
為盡快查明病因,祁春梅安排陳女士入院后,隨即完善相關檢查。其右心聲學造影檢查顯示:心內大量右向左分流,提示卵圓孔未閉可能,TCD發泡實驗陽性,明確診斷為卵圓孔未閉,屬于先天性心臟病的一種。

卵圓孔未閉?陳女士第一次聽說這個名詞。偏頭疼竟然是心臟病,不歸神經科、疼痛科管?陳女士覺得匪夷所思。
看著陳女士滿臉的問號,祁春梅解釋說:“簡單來說,你左、右心房的‘墻’上多了個‘洞’,這個‘洞’是引起你偏頭痛的罪魁禍首。”
“心臟上多個洞?那就是說我多心眼兒唄!”陳女士開玩笑說。
“我們說的多心眼兒,和生活中的多心眼兒可不是一個意思。”祁春梅被患者逗樂了。
為啥會“多心眼兒”
祁春梅拿來一個心臟的立體模型,為陳女士做了耐心細致的講解。

我們的心臟有四個“房間”,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卵圓孔位于心臟的左、右心房之間。胚胎發育過程中,左、右心房之間的原發隔和繼發隔逐漸相向生長以阻斷兩個心房,但并不完全黏連融合,留下的小裂隙就稱為卵圓孔。
胎兒通過母體胎盤及臍靜脈、臍動脈,將血液輸送至心臟,以供應血液循環,卵圓孔是胎兒時期血流重要通道之一。胎兒出生后,卵圓孔就發生功能性閉合,1年內達到解剖上的閉合。幼兒大于3歲卵圓孔仍未閉合,稱卵圓孔未閉。
“多心眼兒”不僅會頭疼
聽完祁春梅的解釋,陳女士依然滿頭霧水。她不解地問:“心臟上多個洞為什么會導致頭疼呢?”
祁春梅耐心解釋:“偏頭痛是由通常在一次通過肺部就被清除的一種或多種化學物質導致的。卵圓孔未閉提高了這些物質在腦部的濃度,增加了偏頭痛的風險。”
見陳女士依然不解。祁春梅進一步解釋稱:“右心房富含二氧化碳的靜脈血要經過肺部的氣體交換后變成富含氧氣的血液,繼而通過左心房加壓到動脈,把氧氣泵到身體各處。這本來是一個完美的閉環。但是因為左右心房之間存在一個小孔。沒有經過氧氣交換的靜脈血直接進入了左心房,降低了動脈血液中的氧濃度。大腦缺氧就容易造成頭疼。當然導致頭疼的不僅僅是缺氧一種原因。”
祁春梅稱,卵圓孔未閉在偏頭痛患者中的較高發生率,這增加了卒中的風險。“偏頭痛卒中”最可能是由于通過未閉的卵圓孔的矛盾栓塞,而不是通常所認為的血管強烈痙攣。臨床顯示,卵圓孔未閉與不明原因的腦卒中、偏頭痛等臨床情況潛在相關。
“多心眼兒”要不要補
聽到卵圓孔未閉可能導致反復腦梗,44歲的陳女士當即不淡定了。她急切地問:“為什么我查了幾年都沒查出來?這個病很嚴重嗎?我的‘心眼兒’怎么補?”
面對患者連珠炮似的提問,祁春梅一一耐心解釋:因為卵圓孔很小,在心臟超聲、胸片上不易發現,常規檢查常被漏診。很多病人出現腦卒中,癱瘓了才檢查出來。
對于有癥狀的卵圓孔未閉患者,可采取藥物治療、手術治療和介入治療等等,若無明顯癥狀,可暫時觀察。
“這個病可遭大罪了,我要補上!”陳女士有了強烈的手術意愿。
祁春梅帶領介入手術團隊展開詳細的術前討論,制訂出縝密的手術方案。術中在局麻狀態下,穿刺患者股靜脈,置入微小導管到心臟,對卵圓孔進行封堵。用時不到30分鐘,就把陳女士的“心眼兒”補好了。手術過程順利,術后第二天陳女士就可自由下床活動,偏頭痛癥狀明顯緩解。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