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礦總醫院頻道:最近一段時間,李先生總是憂心忡忡,上班的時候也是心不在焉,同事關心地問他是不是家里出了什么事,他總是搖搖頭不愿多說。究竟是什么事讓李先生無心工作呢?原因就出在他的母親吳阿姨身上。
開朗性格忽變悶悶不樂 呆在家中不肯見人
吳阿姨今年58歲,愛人前幾年得病去世,可生性開朗的吳阿姨并沒有因此一蹶不振。她的晚年生活十分豐富,平日里經常去鄰居家串門聊天,晚飯后還去小區附近跳跳廣場舞,因為熱情大方,動作標準,她還被推選為小區廣場舞的領舞,每天都穿著統一的運動服,站在隊伍的最前面領舞,儼然了小區退休阿姨里的“風云人物”,整天笑容滿面,絲毫看不出已經快60歲了。
可最近一個月來,吳阿姨的兒子李先生發現母親跟變了個人似的,整天無精打采,悶悶不樂,連最愛的廣場舞都不去跳了,鄰居看吳阿姨好久沒去領舞,來喊吳阿姨去跳廣場舞,她就把自己關在屋子里,不愿搭理人家。李先生給母親做好飯菜,吳阿姨吃了兩口就不愿意再吃。李先生關心母親是不是有心事,母親也總是表情冷漠,不愿和他交流。吳阿姨平時最疼愛孫子,可現在孫子撲在她懷里撒嬌喊奶奶,她都視而不見,惹得孫子哭著問李先生,“爸爸,奶奶是不是不喜歡我了?”
家人疑是精神病 多次就醫確診淡漠型甲亢
吳阿姨的這些改變可愁壞了李先生一家,李先生的愛人看到婆婆性情大變,懷疑婆婆是不是患了抑郁癥。于是,李先生趕緊帶著母親去醫院的精神內科檢查。醫生看到吳阿姨的情況,認為她可能因為長期獨居,情緒不穩定,就給吳阿姨開了點舒緩精神的藥物。李先生監督吳阿姨吃了一段時間的藥,可母親的癥狀還是沒有好轉,仍然對人不冷不熱,還經常嗜睡。李先生又認為母親是更年期癥狀,帶著母親四處求醫,但不見好轉。有個懂點醫學的朋友看到李先生為母親擔憂,建議李先生帶著母親去看看內分泌科,也許是吳阿姨的內分泌出了問題。9月14日,李先生帶著母親來到了礦總醫院的內分泌科。
內分泌科的樊寬魯主任醫師詳細詢問了吳阿姨的病情后,為她進行了甲狀腺功能檢查。他告訴了李先生一個出乎意料的結果,吳阿姨的甲狀腺激素明顯上升,被診斷為老年淡漠型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樊寬魯主任為吳阿姨開了一些治療甲亢的藥物,吳阿姨服藥一個月后,癥狀明顯好轉,她又能開心地和鄰居聊天,跳廣場舞了,小孫子高興地說,“奶奶又喜歡我了。”不過樊寬魯主任還是提醒李先生,雖然吳阿姨的癥狀得到緩解,但是還需要繼續服藥一年到一年半,維持治療效果。
淡漠型甲亢易被誤診 65歲以上進入發病期
雖然母親的病是好多了,可李先生仍然感到不解:甲亢病人不是一般都脖子粗、情緒易激動、眼球凸出嗎?這些癥狀他的母親統統沒有,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樊寬魯主任解釋說,“常見的甲亢的典型癥狀有多食、消瘦、怕熱、多汗、心慌、失眠、易激動、腹瀉等等,查體有突眼、甲狀腺腫大、手顫等體征。但是吳阿姨得的是一種非典型性的甲亢,叫做淡漠型甲亢,常發生于老年人,表現為表情淡漠、嗜睡、厭食和大便次數或形狀異常。”樊寬魯主任透露,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和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精神壓力越來越大,再加上環境輻射增多以及碘攝入不合理等因素,使得甲亢的發病率明顯增加。甲亢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如果不及時控制,可導致全身多個系統(如神經、循環、消化等)的功能損害。而淡漠型甲亢因為一些類似其他疾病的表現,經常被誤診為消化道腫瘤、抑郁癥、冠心病、更年期綜合癥或腸炎。因此,樊寬魯提醒,如果老年人出現性格改變,心悸、浮腫,飲食和排便不正常的癥狀,請及時就醫檢查,防止病情延誤。
預防甲亢可以這樣做
目前已經肯定甲亢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但其發病機理尚未完全闡明。近年研究認為本病是在遺傳的基礎上,有應激因素的參與而發病,但遺傳的方式尚不能肯定。鑒此,目前尚未找到預防本病的有效藥物或其他方法。雖然對本病的發病機理了解的還不十分清楚,但對能誘發本病的各種應激因素則認識比較一致,因此,預防本病的發生,在現階段主要應從避免應激因素著手,以期預防本病的發生。常見的應激因素主要有:
(1)感染:包括細菌感染與病毒感染所致的某些疾病。
(2)長期的精神創傷或強烈的精神刺激,如憂慮、悲哀、驚恐、緊張等。
(3)少數病人的發病與過度疲勞、外傷、妊娠、攝入過多的含碘食物如:海帶、海魚、海蜇皮及含碘藥物如胺碘酮、復方碘液、碘化鋅、含碘中藥等有關。
客觀地講,不良刺激因素是難以預料的,預防甲亢的發生難度也是很大的。但只要做到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恬淡虛無(無私寡欲、心情舒暢、精神愉快)、順應自然規律,加之適當的體育鍛煉,不僅能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而且對預防甲亢的發生也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出鏡專家
門診時間:周四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