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名醫訪談/中醫頻道:從風華正茂立志投身醫學的青年,到如今卓有成就,成為獨當一面的神經內科主任,她用精湛醫技和醫者仁心,幾十年如一日地履行著白衣天使的職責,她就是——徐州市中醫院神經內科主任、主任醫師、2022我心中的健康使者、院名中醫孫菊光。
30多年平凡而漫長的歲月里,她傾注全部熱忱,在“生命禁區”中探尋生存密碼,守護每一位神經內科患者的生命健康。在徐州市慶祝第五個中國醫師節頒獎典禮上,孫菊光榮獲2022我心中的健康使者榮譽稱號。
“這對我來說既是一種肯定,也是一種激勵、一份責任。只有尊重病人、關愛病人,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才能贏得患者的信賴和肯定。我會繼續做一名“醫德好、醫風正、醫技精”的好醫生!”孫菊光說道。
從西醫到中醫 熱愛和堅持不曾改變
從事中醫,對孫菊光來說既是機緣巧合也是命中注定。孫菊光的父親就是一名老中醫,年幼的她見慣了父親為人切脈抓藥,成為醫生這個念頭也在心底慢慢扎根。在考上徐州醫學院后卻一直深耕西醫領域10余年。一個偶然機會,有幸到中醫院工作,深感中醫博大精深,她發自內心地想學好中醫。1998年,孫菊光因為成績優異被江蘇省中藥管理局選中,參加了首批的西學中培訓。孫菊光十分珍惜這次來之不易的機會,立志要學好中醫。苦心人天不負,孫菊光不僅順利通過了培訓,還考上了中醫學碩士和中西醫結合博士。
24小時開機 只為守護患者健康
大腦是人的生命中樞,容不得絲毫閃失,特別是對危重病人來說,時間就是大腦,時間就是生命。
徐州市中醫院針灸腦病科是國家級重點??平ㄔO單位,急診病人多,危重病人也多。為了做到高效救治,孫菊光參加工作三十余載,二十四小時手機暢通是常態,是患者眼中的“全天候”醫生,為病人帶來了“生命曙光”。
朱大爺是一名67歲的腦梗塞高血壓房顫患者,一天半夜兩點多突然醒來,感覺半身麻木沒有知覺。第一個就想打電話給孫菊光主任,朱大爺心想:大半夜的,不知道會不會關機,打一下試試。誰知孫菊光的手機一打就通了。她一聽朱大爺的情況,立即撥打120,交待了一些注意事項,并強調一定要快!
當120到達醫院時,朱大爺的半身已完全癱瘓,孫菊光帶領的卒中救治小組成員早已等候在醫院,迅速開通綠色通道,完成病情評估及頭顱CT檢查,在時間窗內給朱大爺進行溶栓。但是朱大爺有房顫,溶栓效果并不是很理想。隨即邀請神經介入專家史江峰主任立即對朱大爺病情進行評估,當機立斷做了動脈取栓,血管三級開通,朱大爺恢復得很好。朱大爺事后既后怕又感激地說:“如果當晚打不通電話,可能耽誤許多時間,后果不堪設想,太感謝孫主任及她的團隊了!”
精益求精 帶領科室探索新技術
從醫三十多年,孫菊光一直奮戰在臨床一線,在病因復雜多變的神經內科領域攻堅克難、不斷探索,讓許多中風、癲癇等腦神經疾病患者轉危為安。
為了使病人得到療效好、花費少的救治,她從不自滿,精益求精,不斷學習新理論、新技術,用最新的、最成熟的治療理念應用于臨床、服務于患者。
針灸腦病科在她的帶領下成功開展急性腦梗塞超早期溶栓術、動脈取栓術、微創鉆顱手術治療腦出血術、腦脊液置換術、亞低溫腦保護術、醒腦開竅針法、賀氏三通針法、薄氏腹針、王文遠平衡針法、宮氏頭針頭針、貼氏飛針、王錚教授刺絡放血、朱氏小針刀等特色中醫技術30余項,為各類疾病患者帶來福音。
臨床醫療與科研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孫菊光在百忙之中不忘通過科研水平提升臨床療效。她現在是“973”國家級課題“出血性中風急性期‘瘀熱’病因學研究臨床研究”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課題“清熱透表法治療外感發熱多中心臨床研究”的區域中心負責人。主持并完成江蘇省中醫藥管理局科技項目“偏癱康復丸防治缺血性腦卒中臨床與實驗研究”、“基于肝風內動機理對梗死大鼠腦氧化應激機理研究”“針刺心包經治療血管性癡呆”等省、市級級科研課題。獲江蘇省科學技術、江蘇中醫藥科學技術三等獎、淮??茖W技術二等獎等,主編與參編高等醫藥教材、醫學專著書籍幾部,培養碩士研究生20余名。
健康提醒:
正值秋季,天氣多變,也是心腦血管病高發季節,建議做好腦血管病預防,積極祛除常見危險因素,控制好血壓、血脂、血糖、同型半胱氨酸,有房顫積極治療如復律、消融,盡快消除房顫,如無法轉為正常心律,注意一定要抗凝治療;有不穩定斑塊的盡早穩定斑塊治療,戒煙戒酒,適度運動,保持良好的樂觀心態。得了心腦血管疾病請盡快撥打120送到有溶栓取栓能力醫院救治,爭分奪秒挽救大腦!
秋天與人體肺臟相應,秋燥易傷肺。孫菊光教授建議,可以使用益氣生津的方法,即健脾養肺;多食用青菜、梨、蘋果等蔬果,適度多喝水是最佳的方法,大家可以喝麥冬、石斛、菊花茶,可同時清燥熱。
秋季燥氣當令,易傷津液,故飲食應以滋陰潤肺為宜。其中:百合、銀耳、芝麻、核桃、甘蔗、牛奶、蜂蜜、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蘿均為潤燥養肺、益胃生津的佳品,秋季飲食如生地粥、山藥百合大棗粥、蓮子百合山藥瘦肉粥、醋椒魚、黃精肘等等,都是很好的選擇,而辛、辣、油炸的食物則少吃為好。
中醫提倡潤補,就是食用甘涼滋潤之品,補益人體損傷的氣陰。清補的常用藥物有西洋參、石斛、麥冬等,可以用來泡茶或煲湯。另外,像山藥、大棗、海參、雞蛋、牛奶、蜂蜜、蓮藕、木耳、甲魚、豆漿等都是秋日的清補佳品。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