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保健頻道:上個周末,王老太從徐州市中心醫院脊柱外科出院回家。說起這一次住院的事,王老太的女兒彭女士很無語。半個月前,王老太說想趁著假期外出轉轉。彭女士聽說后,立即開車來接她。小區里減速帶比較多,彭女士開得有點慢。眼看著就要出小區了,還剩最后一個減速帶,彭女士稍微提了點速。
“剛上減速帶,我就聽見咔嚓一聲?;仡^一看,我媽捂著腰,很痛苦的樣子。她一說腰很痛,我就趕忙帶著她去了醫院”,彭女士說,盡管有了思想準備,但到了醫院之后的檢查結果還是讓她很郁悶:王老太骨折了。
這一次,王老太骨折的部位是腰椎一節壓縮性骨折。在徐州市中心醫院脊柱外科,王老太接受了腰椎成形手術。經過一周的康復,王老太順利出院。
事實上,這已經是王老太第四次因為骨折住院了。在市中心醫院脊柱外科,王老太已經成為病區里的“熟面孔”。包括這一次住院,在過去的四年間,71歲的王老太每年來醫院一次,每一次都是因為骨折。一年前,王老太因為從椅子上滑下來,導致胯骨和腰椎二節骨折。在市中心醫院,王老太接受了胯骨微創手術和腰椎成型手術。兩年前,王老太因為在衛生間滑到,導致腰椎四節骨折。在市中心醫院,王老太接受了腰椎成型手術。三年前,王老太上樓時腳下打滑摔了一下,導致胸椎十節骨折。在市中心醫院,她接受了胸椎成型手術。
連續4年住院,連續4年骨折,這讓王老太和家人都特別郁悶。王老太為什么這么容易骨折?究其原因,王老太有相對比較嚴重的骨質疏松。
骨質疏松: 三分之一老人骨折,是這個原因導致
今天,是世界骨質疏松日。骨質疏松,被稱為沉寂的殺手,作為一種“靜悄悄的疾病”,正嚴重侵蝕著人們尤其是老年人的健康。
我們采訪了中國醫師協會骨質疏松功能工作委員會委員、江蘇省醫學會骨質疏松與骨礦鹽疾病委員會副主委、徐州市醫學會骨質疏松與骨礦鹽疾病委員會主委、市中心醫院脊柱關節診療中心主任、骨脊柱外科主任馬超,聽他講講骨質疏松的預防與治療。
“根據我們的大致統計,我們接到的骨折的老人中,有三分之一是骨質疏松”,馬超說。
骨質疏松癥是退化性疾病,極大威脅著老年人群的健康, 目前我國 60 歲以上老齡人口估計有 1.73 億。我國 2006 年資料顯示,骨質疏松患病人數約 8800 萬,女性骨質疏松發病率是男性的 6~8 倍。在北京和上海地區,60 歲以上的人群骨質疏松癥患病率超過 50%,其中女性約占 80%。
脆性骨折是骨質疏松最嚴重的后果。
“值得注意的是,一旦發生脆性骨折,患者生活質量明顯下降,致死率和致殘率顯著增加。骨質疏松骨折是可防可治的,預防比治療更為現實和重要”,馬超說。
骨質疏松四大危害:骨折最嚴重影響老年生活質量
為什么出現了骨質疏松特別容易引發骨折,這要從骨質疏松的概念說起。
骨質疏松癥是以骨組織顯微結構受損,骨礦成分和骨基質等比例地不斷減少,骨質變薄,骨小梁數量減少,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險度升高的一種全身骨代謝障礙的疾病。
國際骨質疏松基金會的報告顯示,引發骨骼疏松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年齡、性別、家族遺傳、絕經期、營養不良,不足的鈣質和維他命D的攝取,運動不足、體重偏瘦、吸煙和酗酒。
其中,有三大因素對骨骼健康的影響尤為顯著。一是飲食中鈣質和維生素D的攝取不足,二是女性絕經后雌激素的減少,三是缺乏體育鍛煉。
一旦出現骨質疏松,后果很嚴重。關注一下骨質疏松癥的四大危害:
一是疼痛
原發性骨質疏松癥最常見的癥癥,以腰背痛多見,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疼痛沿脊柱向兩側擴散,仰臥或坐位時疼痛減輕,直立時后伸或久立、久坐時疼痛加劇,日間疼痛輕,夜間和清晨醒來時加重,彎腰、肌肉運動、咳嗽、大便用力時加重。
二是身長縮短、駝背
多在疼痛后出現。脊椎椎體前部幾乎多為松質骨組成,而且此部位是身體的支柱,負重量大,尤其第11、12胸椎及第3腰椎,負荷量更大,容易壓縮變形,使脊椎前傾,背曲加劇,形成駝背,隨著年齡增長,骨質疏松加重,駝背曲度加大,致使膝關節攣拘顯著。
三是骨折
這是退行性骨質疏松癥最常見和最嚴重的并發癥,它不僅增加病人的痛苦,加重經濟負責,并嚴重限制患者活動,甚至縮短壽命。據我國統計,老年人骨折發生率為6.3-24.4%,尤以高齡(80歲以上)女性老人為甚。
四是呼吸功能下降
胸、腰椎壓縮性骨折,脊椎后彎,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換氣量顯著減少,患者往往可出現胸悶、氣短、呼吸困難等癥狀。
如何預防和治療:多做戶外運動,多吃堅果類食品,預防摔跤
一旦骨折,即使及時接受了治療,生活質量仍然不可避免得受到影響。為此,避免因為骨質疏松導致的骨折就顯得尤其重要了。
如何預防和治療骨質疏松,馬超給出了幾點建議:
1.運動
在成年,多種類型的運動有助于骨量的維持。絕經期婦女每周堅持3小時的運動,總體鈣增加。但是運動過度致閉經者,骨量丟失反而加快。運動還能提高靈敏度以及平衡能力,鼓勵骨質疏松癥患者盡可能的多活動。尤其是戶外運動,更有助于減少骨質疏松的出現概率。
2.營養
良好的營養對于預防骨質疏松癥具有重要意義,包括足量的鈣、維生素D、維生素C以及蛋白質。從兒童時期起,日常飲食應有足夠的鈣攝入,鈣影響骨峰值的獲得。歐美學者們主張鈣攝入量成人為800~1,000mg,絕經后婦女每天1,000~1,500mg,65歲以后男性以及其他具有骨質疏松癥危險因素的患者,推薦鈣的攝入量為1500mg/天。維生素D的攝入量為400~800U/天。
3.預防摔跤
應盡量減少骨質疏松癥患者摔倒幾率,以減少骨折。
4.藥物治療
有效的藥物治療能阻止和治療骨質疏松癥,包括雌激素代替療法、降鈣素、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節劑以及二磷酸鹽,這些藥物可以阻止骨吸收但對骨形成的作用特別小。用于治療和阻止骨質疏松癥發展的藥物分為兩大類,第一類為抑制骨吸收藥,包括鈣劑、維生素D及活性維生素D、降鈣素、二磷酸鹽、雌激素以及異黃酮;第二類為促進骨性成藥,包括氟化物、合成類固醇、甲狀旁腺激素以及異黃酮。
骨質疏松常見的誤區有哪些?
1、骨質疏松癥是老年人特有的現象,與年輕人無關。
骨質疏松癥并非是老年人的“專利”,如果年輕時期忽視運動,常常挑食或節食,飲食結構不均衡,導致飲食中鈣的攝入少,體瘦,又不拒絕不良嗜好,這樣達不到理想的骨骼峰值量和質量,就會使骨質疏松癥有機會侵犯年輕人,尤其是年輕的女性。因此,骨質疏松癥的預防要及早開始,使年輕時期獲得理想的骨峰值。
2、喝骨頭湯能防止骨質疏松。
實驗證明同樣一碗牛奶中的鈣含量,遠遠高于一碗骨頭湯。對老人而言,骨頭湯里溶解了大量骨內的脂肪,經常食用還可能引起其他健康問題。要注意飲食的多樣化,少食油膩,堅持喝牛奶,不宜過多食入蛋白質和咖啡因。
3、骨質疏松容易發生骨折,宜靜不宜動。
保持正常的骨密度和骨強度需要不斷地運動刺激,缺乏運動就會造成骨量丟失。體育鍛煉對于防止骨質疏松具有積極作用。另外,如果不注意鍛煉身體,出現骨質疏松,肌力也會減退,對骨骼的刺激進一步減少。這樣,不僅會加快骨質疏松的發展,還會影響關節的靈活性,容易跌倒,造成骨折。
4、老年人治療骨質疏松癥為時已晚。
很多老年人認為骨質疏松癥無法逆轉,到老年期治療已沒有效果,為此放棄治療,這是十分可惜的。從治療的角度而言,治療越早,效果越好。所以,老年人一旦確診為骨質疏松癥,應當接受正規治療,減輕痛苦,提高生活質量。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