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 徐州婦幼保健網:女性在懷孕期有不少孕婦患病需要用藥或自服一些營養品,有資料顯示,中國的孕產婦于妊娠期用藥率相當高,曾經至少用過1種藥物的孕產婦高達80%以上。其實,許多藥物能夠通過胎盤屏障吸收到胚胎、胎兒體內, 會對胚胎、胎兒產生不良影響,特別是妊娠12周之前,影響更大。
徐州婦幼保健院藥事科副主任石祥奎介紹:妊娠期也稱懷孕期,是胚胎和胎兒在母體內發育成熟的過程,從女性卵子受精開始至胎兒及其附屬物自母體娩出之間的一段時間。孕婦患疾病,可影響子宮內的胚胎、胎兒,用藥治療使其盡早痊愈有利于胚胎和胎兒的生長發育,但所用藥物有時卻對胚胎、胎兒有損害,其損害程度又與用藥時的胎齡密切有關。
根據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FDA)把藥物對人類胚胎及胎兒的不同致畸情況,將藥物對胚胎及胎兒危害性的等級標準, 分為 A,B,C,D和X共5個級別。
A級藥物經臨床對照研究,對妊娠婦女安全的,對胚胎、胎兒無致畸的藥物,是首選的,非常少。如適量的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C等。
B級藥物經動物實驗研究,未見對胎兒有危害,為次選。對妊娠婦女比較安全,對胎兒基本無危害,是臨床常用的藥物。如青霉素類、頭孢菌素類抗生素等。
C級藥物需要權衡利弊,確認利大于弊時方能應用,如硫酸慶大霉素、鹽酸異丙嗪、異煙肼等。
D級藥物有確切證據證明對胎兒有危害性,只有在妊娠婦女有生命威脅或患嚴重疾病,其他藥物又無效的情況下考慮使用。如硫酸鏈霉素等,在萬不得已時才使用。
X級藥物經各種實驗證實會導致胎兒發育異常。在妊娠期間絕對禁止使用,如甲氨蝶呤可致胎兒唇裂、腭裂、無腦兒等,己烯雌酚可致陰道腺病、陰道透明細胞癌等。
石主任提到:目前,我國沒有實行妊娠期用藥安全性分級制度,西藥的臨床使用參照美國FDA妊娠期用藥安全性分級,中藥臨床應用的依據源于我國古代醫學對妊娠期用藥危險性的認識。
古代對妊娠禁忌藥主要考慮藥物可引發流產、墮胎等中斷妊娠的行為,而現代需要考慮的藥物對胎兒的致畸、致癌、致突變的影響以及藥物對胎兒整個生長發育過程中各方面的影響,特別是一些中成藥在說明書中未提能不能用或尚不明確,這種狀況在用藥上更要慎重。
1.妊娠早期(妊娠12周內)盡量不用藥;
2.用藥除參考目前美國 FDA 的安全分級外 ,還應看藥品說明書;
3.在多種藥物可供選擇的情況下,用療效穩定、可靠而上市使用時間更為長久的藥物;
4.盡量選用單純制劑,最好不用復合制劑;
5.有疑問時應咨詢產科醫生或藥師,不要大意;
6.不要隨意為了健身保胎,自行服用一些藥食同用的中藥或保健品。
一方面,由于胚胎、胎兒生長發育的需要,在胎盤產生的激素參與和神經內分泌的影響下,孕產婦體內各系統發生一系列適應性的生理和生化變化。藥物在孕產婦體內的吸收、分布、代謝和排泄過程, 均有不同程度的改變。同時胎兒細胞、組織、器官也在快速生長變化,一些藥物影響非常明顯。
另一方面,藥物具有雙重性。一是藥物既能治病, 又或多或少有一些毒副作用; 二是若選用的藥物恰當, 能夠治愈患者,母子安全, 若選用藥物不恰當,還會危及到子宮內的胚胎、 胎兒, 甚至導致胎兒畸形, 造成出生后的終生殘疾。
因此,選用藥物時, 不僅僅要做到選用藥物對孕產婦合理、 有效, 還要時刻將母子雙方的安全放在首位。
石主任強調:孕期在用藥方面特別謹慎,在一定了解藥物的基本知識,遵守醫生的指導下,發現藥物對胎兒的影響。
1.飲酒;2.可卡因、嗎啡等成癮性藥物;3.丙戊酸鈉等抗癲癇藥物;4.吲哚美辛、阿司匹林等部分非甾體類抗炎藥;5.利巴韋林等部分核苷類抗病毒藥物;6.甲氨蝶呤等一些抗腫瘤藥物;7.己烯雌酚、丙酸睪酮等部分雌、雄激素等藥物;8.紅花、桃仁、三棱、益母草、雄黃、朱砂、蜈蚣、降香、滑石等一些中藥;9.中成藥標明禁用、忌用、不宜用不可應用,標明慎用、尚不明確的要經醫生。
過量安全的一些藥物對胎兒也會產生副作用。例如,長期大量服用維生素C可能導致嬰兒骨骼畸形、硬顎豁裂,過量的維生素D則會導致胎兒的牙齒發育出現問題。由于食品安全問題,建議妊娠期最好不要去不衛生飯店就餐,同時少喝部分飲料。
總結:當然生病有時也不能不用藥,一些微生物也能導致畸胎、流產等。作為一名孕婦要確保自己的寶貝平安健康,用藥一定慎重,除了看安全分級外還要以說明書為準,多聽醫生的,千萬不可盲目。
在線專家:石祥奎,畢業于中國藥科大學藥學專業,本科,副主任藥師,從事臨床藥學工作23年,對于臨床藥學服務有一定經驗。現為徐州市婦幼保健院藥事科副主任,徐州市藥學會理事,江蘇省藥學會抗感染藥學組會員,中國藥學會會員。發表論文16篇,承擔市級課題4項,局級課題1項。
咨詢電話:18936372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