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兒科專家:近年來,便秘患兒數量呈上升趨勢,一嬰兒僅出生三個月就出現排便困難癥狀,患兒家長四處求醫,直到7個月后,確診寶寶便秘是由先天肛門直腸畸形引起的。
3月大寶寶持續便秘 長到10個月才弄清病因
多多出生后,可把爸媽折騰得不輕。“從3個月大的時候,就出現排便困難的情況,每次排便都得使上全身的勁兒,小臉憋得通紅,可讓人心疼了。”爸爸徐先生(化名)說,作為新手爸媽,他們夫妻倆對養育寶寶正處于探索期,以為小嬰兒腸胃功能弱,排便困難屬于正?,F象,于是最初并沒有過多干預。
后來隨著時間的發展,寶寶的排便次數愈發少得可憐,再加上每次排便,寶寶都哭鬧得非常厲害,徐先生就帶著孩子到當地醫院就診,通過腹部彩超及X線檢查未發現明顯異常,醫生給開了口服藥物幫助多多通便。這樣治療了一段時間,多多的便秘略有緩解,但只要一停藥,多多依然又會回到排便困難的狀態。
“不能讓孩子這么小就依賴藥物吧?”徐先生夫妻倆到處就診,最后在熟人的推薦下,來到了徐州市兒童醫院新生兒外科便秘門診。
新生兒外科副主任醫師曾戰東接診后,對多多進行了更加詳細的查體,最終發現多多存在先天性肛門直腸畸形,也就是說,他的便秘正是由畸形導致,此時,多多已是10個月大。“這種畸形如果能早些發現,只要做一個肛門矯正手術即可;但這個患兒發現得有點晚,長時間的便秘令其直腸及遠端結腸存在繼發性擴張,治療的話,一方面要矯正肛門畸形,另一方面要切除繼發擴張的腸管,對孩子的創傷比較大。”
隨后,新生兒外科對多多實施了手術治療。術后,多多的便秘情況緩解。
成立小兒便秘專病門診 實施規范化診療
“一直以來,便秘都是小兒的常見疾病,但很多家長對小兒便秘卻缺乏正確認識。”曾戰東稱,小兒便秘很常見,該癥的年齡跨度也比較大,既有剛出生的新生兒,也有十幾歲的大孩子。
以往,孩子出現便秘,家長很可能會當成“攢肚”或“腸胃弱”
最開始的時候,一般會自行選擇按摩、貼肚臍等方式處理,當發現便秘未得到緩解后,才會想到就醫
此時,由于“土法”處置不當,患兒很容易出現大便淤積、腹脹、腸道菌群紊亂等情況,從而導致食欲下降、生長發育遲緩等更嚴重的問題。
再說就醫問題。大多數家長搞不清便秘的病因,就診的科室也五花八門,多數科室對便秘的治療往往重點關注改善胃腸道功能、緩解便秘,對于便秘的病因未進行進一步探討。由此一來,往往會限制治療思路。“
“每個科室都會根據自身的學科特點,采取相應的治療方法,一般都是對癥處理,但從臨床結果來看,這種治療程序不夠系統,效果上也會大打折扣。”曾戰東稱,國際上主張采用羅馬標準治療小兒便秘,為了響應這一規范,新生兒外科率先成立了便秘門診,系統性地開展小兒便秘診療,以求做到標本兼治。
小兒便秘原因復雜 治療要對癥對根
便秘,聽起來不算什么大病,卻為何這么難治呢?曾戰東表示,小兒便秘原因較為復雜,針對不同情況,治療的思路和手段大不相同。
首先,喂養不當會導致部分患兒出現便秘,這就需要家長及時調整奶粉品牌,以適應孩子需求;
一部分孩子本身消化吸收功能不好,也會出現便秘,那么就需要將普通奶粉改為特殊配方奶粉
還有一些孩子自身腸道先天性發育異常或肛門直腸畸形,也會表現有便秘癥狀,此時,既要對便秘癥狀進行干預,又要視情況對原發病進行處理。
在徐州市兒童醫院新生兒外科便秘門診,由主治醫師以上專家坐診,專門針對小兒便秘問題予以指導、診療。對于就診的便秘患兒,門診先進行初步檢查,對患兒進行病情評估,通過指導喂養、輔助排便、調理胃腸道等治療措施對癥處理。對于常規治療效果不好的患兒,則會通過下消化道造影、直腸測壓、直腸黏膜活檢等檢查來進一步明確診斷,再根據診斷結果,進行科學系統的治療。同時做好患兒的門診隨訪工作,指導患兒家長合理喂養,并適時調整治療。
曾戰東提醒,新生兒及嬰兒超過2天不排便,大齡兒童超過3天不排便;或者孩子有排便費力、大便干結等情況,均視為存在便秘問題,建議家長多加留意,及時帶孩子到專業醫院就醫診治。
徐州健康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