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就醫信息:現代社會,隨著經濟和文化的飛速發展,人們越發的關注“健康”,事實上健康不僅僅是身體,而是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的有機結合和統一,心理和精神的健康引起更多現代人的關注和培養,精神衛生顯得越發重要。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衛生日,今年“世界精神衛生日”的主題為“心理健康,社會和諧”,記者從徐州市東方醫院心理科了解到,目前人們對心理健康的認識雖然已經有所提升,但還是不夠重視,甚至有部分患者諱病忌醫,貽誤了病情。
焦慮和抑郁是常見心理疾病
演員喬任梁的離世,引發了全國人民對心理健康的進一步關注。徐州市東方醫院心理科主任魏賢玉說,如今生活節奏加快,工作壓力倍增,最為常見和多發的心理疾病主要是焦慮和抑郁。
前幾天,有個老太太因為嚴重焦慮就診.老人的焦慮表現為過度擔心家人的安全。孫子出門上學,她擔心孩子作業完成不好被老師批評;兒子去上班,她擔心路上出交通事故。老伴出去應酬,她怕被人灌醉傷了身。只要超過兩個小時見不到家里哪個人,她就心煩意亂、胡思亂想,非得要打電話把他們叫回來看一眼才能放心。
因為過度焦慮,老太太已經產生嚴重失眠,每天只能睡半到一個小時。魏主任對她進行了針對性的心理和藥物治療,有了明顯好轉。
“焦慮情緒人人都會有一些,正常、適度的生理性焦慮是無害的,一般人都可以承受,而且能讓人們提高工作和學習效率,更有效的應對問題,重視困境,提防疏漏,在焦慮中不斷進步。”魏主任認為,判斷一個人的焦慮程度是正常還是病態,可以觀察其焦慮情緒是否持續擺脫不掉,是否影響了生活和社會功能,感到痛苦。如果符合這幾個特征,那就需要到醫院就診了。
需要藥物+心理+康復綜合治療
魏主任說,現在重度精神障礙的患病率并沒有增加趨勢,但心理疾病卻呈現出大幅度的增長,焦慮和抑郁是兩種常見心理疾病,但它們表現出來的特征是相反的。
如果說焦慮的表現是“怕死”,那么抑郁癥的表現就是“想死”,患者悲觀自棄,自我否定。如今患有抑郁癥的中青年人不少。數據顯示,我國每1000人中至少有16個抑郁癥患者,然而接受治療的僅有十分之一。特別是一些自認為有身份有地位的患者,他們認為看精神門診是見不得人的事情,有的不愿就醫,有的人把醫生約到茶館看病,有的看了門診也不配合治療,認為和醫生談談話病就能痊愈。“心理疾病需要藥物+心理+康復的綜合治療,它有著生物因素,必須用藥。”
不過總的來說,現代人對抑郁癥的認知越來越多,愿意配合醫生治療的患者也越來越多。魏主任認為,這得感謝崔永元,他勇敢地承認自己患有抑郁癥,并大大方方接受治療,給眾多抑郁癥患者做出榜樣,推動了人們對抑郁癥的正確認知,給了很多患者勇氣。
“心理健康與每個人息息相關,關系到家庭和社會的和諧。我們每個人都應該重視它,出現心理問題可以找心理醫生排解,不要把壞情緒帶回去傳染家人。心理疾病也沒有那么可怕,現在醫療技術日益發達,它完全是可控、可治、可預防的。”魏主任建議說。
患有抑郁癥的喬任粱離世后,網上又開始流傳關于很多關于抑郁程度的測試,魏主任認為,這些測試只能反映一時的情緒或狀態,抑郁情緒和抑郁癥完全是兩個標準。如果需要確診的話,一定要到醫院來。
東方人民醫院每年舉辦義診惠及百姓
世界衛生組織宣稱:“健康不僅是軀體沒有疾病,還要具備健康的心理,社會適應良好和有道德。”但目前,精神衛生問題已嚴重影響到人們的生活狀態,精神問題正在影響著不同年齡、不同文化、不同社會經濟地位的人群,甚至已經“侵蝕人心”。
每年的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衛生日”,東方醫院都會舉行大型義診,由心理、精神專家到現場為廣大市民免費檢查、解決各類心理精神問題,并發放健康資料。去年義診的地點在王場新村。市民反映較多的是失眠問題,咨詢最多的是抑郁癥情況。
徐州市東方人民醫院精神專家解釋,輕度失眠可適當喝些小米粥,可掩護胃黏膜,有清熱解渴、健胃除濕、和胃安眠等功效。另外,睡前不宜吃東西,不宜興奮,適當做些放松的活動,可有助改善失眠。倘若癥狀還未消失,就應當及時到醫院就診。入睡困難、不能熟睡、早醒醒后無法再入睡、頻頻從噩夢中驚醒,自己感覺像做了一夜的噩夢、持續好多天、對聲音光線明顯、容易胡思亂想,當出現這些癥狀時,表示你已經患上了失眠癥。失眠癥危害多,影響身體和心理,嚴重者,可能會導致抑郁。
另外,抑郁癥也沒有想象的那么可怕,只要通過好的飲食方法和合理的治療,相信都會從病癥的陰霾中走出來,身心都會變得健康。平日里可多食一些糖類,吃糖類對腦部有安定的作用,多補充葉酸和蛋白質,工作壓力不要太大,注意情緒的變化,盡量避免悲傷、生氣等不良的情緒,定時服藥,定期復診。一旦發現不對勁的地方,便要及時就醫。飲食、藥物雙管齊下,走出抑郁癥陰霾。
徐州市東方人民醫院精神專家呼吁市民,工作、壓力不要太大,要把壓力視為動力,時刻放松一下自己,多找找生活的樂趣,而一旦發現自己有精神疾病的傾向,應當及時就診,以免釀造不必要的悲劇。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