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就醫信息:作為男生,小李非常討厭自己的性別,不想當男生,心理上認為自己應該是個女生。但小李并不想做變性手術,心理和生理上的矛盾讓他非常苦惱。
昨天上午,張才溢博士接待了這個特別的來訪者。
●本是清秀男生,卻討厭長胡子和喉結
小李近來非常郁悶、心煩。他是一名高三復讀生,高考成績下來后,分數還沒有超過去年。
他抑郁并不是因為高考成績,而是源于一個困擾自己3年的“心病”。
早在3年前,小李就經常為自己的性別而煩惱。小李今年18歲,小伙子長相清秀帥氣。和同齡人不同的是,他非常討厭自己生理上的變化,比如長胡子和喉結……他從心理上認為自己應該是個女生,不想當男生。
為此,小李經常心煩意亂,且開始出現焦慮、抑郁和失眠等癥狀,學習也因此受到很大影響,復讀一年,高考依舊落榜。
●說話溫柔,喜歡穿艷麗服飾
雖然小李心理上把自己當女生,但他意識到自己的想法和認識可能有問題,便來到了東方醫院就診,接診的是張才溢博士。
張才溢發現,小李舉手投足流露出濃重的女性氣質。他說話柔聲細語,喜歡穿顏色亮麗的服裝,姿勢與肢體動作刻意模仿女性。小李還說,他日常生活中也更喜歡與男性交往。
小李對自己生理上是男性性別不認同,從心理上認同自己是女性,并因生理與心理之間的矛盾出現焦躁不安。
但在咨詢中,小李也表示,自己目前并未想去變性,僅僅為自己的想法感到困惑、苦惱。
●“性別煩躁”的治療以心理治療為主
根據小李的表現,結合進一步檢查,張才溢得出結論,小李這是出現了比較少見的“性別煩躁”。
張才溢介紹說:一是小李對自己的性別強烈地不認同,并持續地認同異性;二是小李對自己的性別特別苦惱,且出現焦慮和抑郁情緒;三是性別認同問題嚴重影響小李的學習等正常社會功能;四是這些癥狀已經持續超過6個月。根據以上四點,基本可以確診小李患了性別煩躁。
何為“性別煩躁”?
“性別煩躁”是一種精神心理障礙,是指一個人的性別認同與其生理性別相反,并因此出現情緒焦慮、抑郁以及出現變性想法等一系列癥狀。
本病的病因尚未明確,相關報道稱與其童年的教養方式有密切關系,常在青春期之前便開始出現。
據介紹,性別煩躁的治療主要是以心理治療為主:一是通過對其心理發育過程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找出潛在的心理問題;二是通過認知行為治療,如改變患者的不良認知以及改變著裝和發型等方面來緩解焦慮。
對于有強烈變性意愿的患者,應該先給予激素治療,兩年后如有必要方可考慮變性手術。同時應對伴有嚴重抑郁且有自殺意念的患者進行風險評估并及時進行心理干預。
專家介紹:張才溢,徐州市東方人民醫院主治醫師、醫學博士、徐州市醫學青年后備人才。德國慕尼黑大學訪問學者主要研究方向為認知功能障礙和心理治療,擅長抑郁癥和神經癥的診治,主持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徐州市科技計劃項目2項,以第一和共同作者發表SCI論文5篇。
社會兼職:徐州醫科大學精神與神經病學教研室秘書、徐州市東方人民醫院科教科科長、精神醫學實驗室主任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