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心理頻道:患者基本信息:劉某,女,26歲,已婚,徐州人,公司職員
主訴:情緒低落、興趣減退2月
現病史:患者2月前分娩后漸出現情緒低落,容易悲傷,情緒不穩定,無故哭泣,易激惹,一些小事容易與家人發脾氣,覺得家人不理解自己。對以前喜歡的事情提不起興趣來,精力下降,容易感到疲倦,不愿意外出,較少與周圍人交流。對于照顧嬰兒感覺無力應對,很容易束手無策。一天中大多數時間覺得痛苦不堪,記憶力變差,無法集中注意力,覺得人生無趣、對不起家人孩子,覺得拖累家人,感到自責,出現過自殺想法。納差,體重減輕。入睡困難,早醒。門診以“抑郁癥”收入東方人民醫院。
病例分析/專家點評:
產后抑郁癥是產褥期精神綜合征中最常見的類型。DSM-5中產后抑郁歸為重度抑郁障礙。通常產后抑郁發生在懷孕期間或分娩后1個月。據估計,產后抑郁癥的患病率為6.5%-12.9%。產后抑郁癥對產婦及嬰兒的危害性大,影響嬰兒的發育、認知能力、情感以及家庭的和諧。
盡管病理機制尚不明確,但對于易感個體而言,分娩后體內激素水平的急劇下降很可能與抑郁癥狀的發生、發展相關。除激素改變外,遺傳因素及社會因素同樣可能參與其中,社會因素包括社會支持水平低、婚姻狀況差、涉及親密伴侶的暴力、既往被虐待及負性生活事件等。既往抑郁病史是產后抑郁較強的高危因素,有抑郁病史者的風險可達到無病史者的20倍以上。(Silverman ME, et al. The risk factors for postpartum depression: A population-based study. Depress Anxiety,2017,34(2):178-187.)了解其高危因素對于產后抑郁的早期識別和干預具有重要意義。
產后抑郁的治療根據患者癥狀及功能受損的嚴重程度而定。對于輕度抑郁的患者需全面采集病史,評估既往精神癥狀、社會支持、與親密配偶的關系及其他生活應激源,予以認知行為療法及人際關系治療。當單獨采用心理治療未能緩解癥狀,或癥狀嚴重需要快速治療,或患者本人傾向于用藥時,推薦開展抗抑郁藥治療。大部分SSRIs可通過乳汁分泌,但其劑量低于母體的10%;母乳喂養對于健康足月兒而言總體是安全的。盡管SSRIs在經由乳汁分泌方面存在一些差異,但考慮到抑郁復發的風險,通常不建議因哺乳更換抗抑郁藥。針對首發產后抑郁患者,通常推薦使用舍曲林作為一線治療,因為該藥進入乳汁的量很小。藥物治療應持續至少6-12個月,以降低復發風險。(Stewart DE, Vigod S. Postpartum Depression. N Engl J Med. 2016 Dec;375(22):2177-2186.)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