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礦總院頻道:高血壓發病情況
徐礦總醫院心內科蔡文標主任介紹,作為心血管疾病的首要致病因素,高血壓病早已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利。有數據顯示,目前我國高血壓患者人數已經突破3.3億,平均每3個成年人當中就有1人是高血壓患者,在這3.3億人中,有1.3億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得了高血壓。
高血壓會遺傳嗎?
早在18世紀就有人觀察到腦出血有家族性,并提出高血壓病可能與遺傳因素有關。多年來一直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醫學專家通過對高血壓與遺傳的關系,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尤其是近幾年來對患者家庭、家族史、雙胞胎、親屬血壓的大樣本系統的調查研究,認為高血壓病是一種遺傳性缺陷,這種遺傳性缺陷可能就是對應激的血管反應性收縮。高血壓病異常遺傳特性亦可能是多基因的,并對高血壓的基因多肽性進行分析,結果發現:
①雙親血壓均正常者,子女患高血壓的機率是3-5%,父母一方患高壓病者,子女患高血壓的機率是25-28%,而雙親均為高血壓者,其子女患高血壓的機率是45-55%。遠遠高于一般人群的患病率。
②攣生子女一方患高血壓,另一方也易患高血壓。
③高血壓病患者的親生子女和養子女生活環境雖一樣,但親生子女較易患高血壓病。
④高血壓產婦的新生兒血壓要比正常血壓者為高。
⑤在同一地區不同種族之間的血壓分布及高血壓患病率不同。
⑥動物實驗研究已成功建立了遺傳性高血壓鼠株,繁殖幾代后幾乎100%發生高血壓。
⑦一些基因型與高血壓的發病有明顯的關系。
⑧嗜鹽與高血壓發病有關的因素也與遺傳有關。
⑨肥胖與高血壓發病有關的因素也與遺傳有關。
⑩某些焦慮、急躁、易激動的性格及特殊肥胖體質與脂類代謝異常所致的高脂血癥等均為高血壓病的易患因素,這些因素明顯具有遺傳的傾向,也可能構成高血壓病的先天性致病因素。
以上證明,遺傳因素在原發性高血壓病的發病中起重要作用,但是,除了遺傳因素外,高血壓發病還與其他因素有關,遺傳因素必須與環境因素綜合作用,才會導致血壓升高。所以說原發性高血壓是一種由遺傳和環境因素共同作用而發病的多基因遺傳病或遺傳缺陷綜合癥。
哪些基因影響高血壓?
針對上述提到的種種遺傳現象,那么這些遺傳因素主要來源于哪些方面呢?
基因是遺傳物質的基本單位,在高血壓遺傳基因中,主要有四大類基因影響著高血壓的易感程度。
1. 血管收縮/舒張通路的調節基因
這類基因調節著血管的正常收縮和舒張,如ACE、AGT、AGTR1、ADRB2、NOS3等。以NOS3為例,該基因編碼一氧化氮合酶。而一氧化氮合酶是合成一氧化氮的關鍵酶,若該基因發生突變,一氧化氮合成將發生障礙。眾所周知,一氧化氮具有舒張血管、松弛血管平滑肌等作用,是降低血壓的重要調節因子。因此,如果基因突變導致一氧化氮合成受阻,將不利于血壓的下降,從而增加高血壓患病風險。
2. 水鹽代謝通路的調節基因
這類基因在調節血液中血鈉水平和血容量方面起著重要作用,如AGT、AGTR1、CYP11B2等。以CYP11B2為例,該基因編碼醛固酮合酶,是醛固酮合成過程中的關鍵酶。該基因啟動子區T344C位點突變將導致基因轉錄活性增強,使醛固酮合成量增加,而醛固酮的過度分泌使體內水、電解質平衡失調,水、鈉潴留,血容量增加,心臟前負荷增大,高血壓患病風險上升。
3. 葉酸代謝通路基因
這類基因參與體內葉酸的代謝,如MTHFR等,該基因編碼5, 10-亞甲基四氫葉酸還原酶,是葉酸代謝過程中的關鍵酶。若該基因突變,將導致葉酸代謝發生障礙,進而使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轉化為甲硫氨酸的過程受阻,使同型半胱氨酸濃度上升,導致同型半胱氨酸血癥,進而損傷內皮細胞,激活凝血系統,導致血液變得粘稠,使血壓上升,高血壓患病風險上升。
4. 免疫調控通路基因
這類基因參與免疫反應、炎癥反應等,影響血管的反應性,如IL-6,該基因編碼白細胞介素-6,該蛋白是免疫反應中重要的細胞因子,若該基因發生突變,將導致IL-6的高表達,進而引起血管的高反應性,使高血壓的發病風險上升。
因此,通過對這些易感基因的檢測,可以有效評估高血壓的患病風險,從而針對各風險基因制作有效的預防措施,讓自己遠離高血壓。
高血壓如何用藥,基因說了算
如果已經患有高血壓了,那么如何在眾多降壓藥中選擇合適的藥物呢?這也要看基因。
目前,高血壓用藥有五大類,分別為ACEI類(如卡托普利)、鈣拮抗劑類(如氨氯地平)、β受體阻滯劑類(如美托洛爾)、利尿劑類(如氫氯噻嗪)、沙坦類(如坎地沙坦),由于每個人的基因不同,對患者來說不是每種藥物都有療效。有的人降壓藥換了一種又一種,甚至幾類藥物同時服用,仍無效。不得不說這種以身試藥的行為真是很有“犧牲精神”,但犧牲了身體也不一定能獲得健康。通過基因檢測可以為你提供個性化的用藥方案,讓你在種類繁多的降壓藥中做出最明智的選擇。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