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中醫院/中醫頻道:眾所周知,冠心病心絞痛在冬季發作頻率高,而在眼下酷熱難耐的三伏天里,是否心絞痛就很少發作呢?昨日,記者走訪徐州市中醫院心血管科,在心腦血管病、老年病診治方面有豐富臨床經驗的主任中醫師邱勇教授說,夏天炎熱,人體流汗多,身體容易缺水而造成血液黏稠,就會誘發心絞痛甚至心肌梗死等情況,最近一段時間,門診心絞痛病人就診量有所增多。他提醒中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注意夏季保健,而預防夏季心絞痛發作,及時補水很關鍵。
不典型心絞痛發作時不痛,易被誤診
采訪時,邱主任說起最近接診的一個病例:年近70歲的劉老太,一大早起來趁著天涼快到農貿市場買菜,菜買好了,走在回家的路上突然感到胸悶、胸痛,并且大汗淋漓。她意識到可能心絞痛發作了,幸好背包里有平時準備的一些急救藥,她趕緊服下,沒多久癥狀緩解了。回到家,子女聽說這事后嚇出一身冷汗,為安全起見,把老人送到市中醫院心內科就診。
邱主任說,心絞痛可以是典型心絞痛,也可以表現為不典型心絞痛,典型的心絞痛表現為心前區悶痛,有可能會放射到左前臂處,持續時間一般小于5分鐘,還會伴有胸悶、出汗,在服用硝酸甘油休息后有所緩解。像劉老太就是典型心絞痛,一旦發病比較容易察覺,能得到及時救治。如果服藥15分鐘后癥狀仍沒有緩解,或者在服藥時出現汗多、心慌、頭暈、胸痛加重、呼吸困難等表現,要立刻到醫院急診科就醫。
同時,邱主任強調說,對于老年人來說,由于感覺變得遲鈍了,心絞痛的發作更多的是不典型。不典型心絞痛主要表現為疼痛的位置不典型,如可以出現牙痛、頭痛、肚子痛等:有的發作時甚至不會有疼痛感,而是表現為胸悶或突然之間全身乏力,血壓偏低等癥狀。“心絞痛雖然以痛命名,但發作時不痛的案例非常多,因為其發作時癥狀不典型,很容易被誤診,老年人尤須注意。”
談到誘發因素,邱主任分析說,高溫濕熱的夏季,人體流汗多,身體容易缺水而造成血液黏稠,就會誘發心絞痛甚至心肌梗死等情況,因此,及時補水很關鍵。此外,勞累、情緒激動、飽餐等也都是誘發心絞痛的因素。
中藥調理心絞痛,首先要辨清體質
在治療上,邱主任提醒患者注意,中醫認為,心絞痛包括虛證(陽虛、陰虛等)和實證(氣質血瘀、痰濁等)。因此,中藥調理心絞痛首先要辨清體質。
陽虛證,主要表現為患者出現絞痛時伴有胸悶氣短,四肢厥冷,神倦自汗等癥狀。這類患者夏季絕對不能貪涼,飲食忌食生冷,要少吃鹽,平時宜吃羊肉、雞肉、牛肉、花生、蘋果等。
陰虛證,癥狀主要有心胸隱痛,心煩,潮熱盜汗,手足心出汗等。這類患者運動宜適量,不宜過多出汗,平時多注意補充水分。飲食不宜辛辣,多吃百合、蓮子、山藥、銀耳、芝麻、蜂蜜、無花果、蘋果等。
氣滯血瘀證,臨床上氣滯常可導致血瘀,所以氣滯血瘀證常合并出現。患者常出現悶重而痛輕,痛處固定不移,夜間多發,兼見胸脅脹滿,憋氣等。此類患者平時不宜劇烈運動及勞累,應保持心情舒暢,不宜情緒波動,而且口袋中要常備速效救心丸或硝酸甘油等。飲食方面,要多吃行氣活血食物,如芹菜、苦瓜、桃、山楂等,少食滯血的紅棗、蠶豆、茄子、豬蹄等。同時,可在醫生指導下運用中藥湯劑治療。
痰濁證,表現為胸部窒悶而痛,伴唾吐痰涎。患者應避免情緒波動,生活起居寒溫適宜,勞逸結合,堅持適當活動。飲食宜清淡低鹽,食勿過飽,保持大便通暢,多吃水果及富含纖維素食物。
此外,邱主任還強調一點,中醫使用藥膳或中藥調理心絞痛時,要進行系統的辯證。廣大患者在使用藥材時,應到正規的醫院或藥店,在醫生指導下根據各人體質購買、使用,切勿擅自濫用,以免出現不良反應。
“三伏天,高溫濕熱,老年人要注意防暑降溫,在室外活動時,應戴遮陽帽并備足水,防止因周圍血管擴張,血容量不足而使得冠脈供血減少,心肌缺血而誘發心絞痛。有心絞痛發作史患者可預防性用藥,若外出旅行須隨身攜帶硝酸甘油等抗心絞痛藥物。”他提醒說。
專家介紹:邱勇 徐州市中醫院主任中醫師,教授,心血管科副主任。畢業于南京中醫藥大學。江蘇省中醫協會及省中西醫結合協會會員。從事中醫臨床工作30年。擅長中西醫結合方法治療高血壓病、冠心病、高血脂癥、高纖維蛋白原癥、各種原因導致的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在心腦血管病、老年病診治方面,有著豐富的臨床經驗。
專家門診時間:每周一、五上午
名醫堂坐診時間:每周二下午
徐州中醫咨詢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