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市民反映每天總是犯困,提不起精神,渾身無力,已經影響到正常的工作學習,這種在春季發生的困倦現象,俗稱“春困”。那么,有啥好辦法能緩解春困呢?記者采訪了中醫專家卜淵。
莫名困倦導致經常走神
“哎呦,嚇死我了!”正在開車的小李一腳踩住剎車,差點沖出白線撞上過馬路的行人。家住民馨園的小李每天開車上下班,回想起昨日上午的那一幕他還心有余悸:“最近也不知道是怎么了,開車時老是走神,集中不了注意力,總想打哈欠,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春困?嚇得我都不敢開車了,還是安全第一。”
在我市一私企上班的余小姐也告訴記者,最近一上班就昏昏沉沉,沒心思工作,“看著電腦一會兒就開始耷拉眼皮,就是想趴著休息。這情況被領導看到好幾次,都直接批評我了。我可恨死春困了!”
據了解,春困多發生在早飯進食后,以上午9、10點鐘最為明顯,下午有所好轉,而到了晚上則轉為興奮,難以入睡。癥狀包括疲勞、胃口不好、肚子脹、大便不成形、睡眠質量差等。
那么這來勢洶洶的春困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呢?市中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醫師卜淵表示,春困并非所有人都會發生。中醫講究天人相應,冬春季節交替,人的肌體也應隨之產生變化,但有些人由于自身體質并不能及時適應這種轉換,因而產生疲倦乏力等狀況,也就是所謂的‘春困’。一般氣血不足、臟腑功能虧損的人容易發生,所以體質較差的老年人群春困的更多。
早睡覺多散步有助提精神
春困來得快,影響大,但是想要擺脫它也并非難事。卜醫生說,可以從改變生活習慣開始。首先,在飲食方面,應吃一些清淡的食物,“盡量不吃油膩辛辣和寒冷食物,避免對腸胃的刺激。”其次,在休息方面,一方面應保證充足的睡眠。“晚上10點半睡覺,早晨6點起床,可以在起床后散散步,提提精神。”
另一方面,適當的午休也是必要的。卜醫生提醒,可以在中午睡半小時左右,不過午睡時間不宜過長,不然會加重困倦感覺。“適當的運動也有助于驅除睡意,但一定要多到戶外運動,曬曬太陽,因為陽氣使人振奮,陽光能使肌體逐漸適應季節的轉變。”
如果以上方法對你來說不怎么奏效,就要考慮到醫院進行檢查和治療。“中醫調理有喝湯藥和針灸等療法。”卜醫師表示,湯藥藥材一般為黨參、茯苓等,起到健脾益氣的作用。針灸則作用于足三里、合谷、太沖等穴道以達到振奮陽氣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