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名醫訪談:新生兒顱內出血是新生兒期常見病,是新生兒最嚴重腦損傷,早產兒多見,病死率高,存活的孩子常常留有神經系統后遺癥。徐州市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專家劉松林主任提醒:防治新生兒顱內出血關鍵在早。
早產、難產等可導致顱內出血
1、早產兒顱內出血:主要與早產兒腦部發育不成熟和凝血功能異常有關。2、產生性顱內出血:難產、急產、胎兒過大、胎位不正或生產時使用產鉗等器械,使胎兒頭部過分擠壓變形而引起顱內血管破裂,成為產傷性顱內出血。3、缺氧性顱內出血:當胎兒在宮內、生產過程中及生后出現缺氧時,均有可能導致顱內出血。
新生兒哭鬧不止、嗜睡、昏迷要注意
劉主任介紹:新生兒顱內出血的癥狀多在出生后即出現,也可在生后幾天或更長的時間出現,有以下幾種常見癥狀:
1、嗜睡、煩躁、哭鬧不止、眼睛斜視或凝視、眼球顫動、不吃奶、嘔吐、皮膚陣發性青紫。
2、呼吸改變:增快或減慢、不規則或暫停。
3、嚴重的可能發生昏迷、抽風、呼吸暫停,觸摸前鹵門能感到飽滿、微微隆起。
4、肌張力增高、減弱或消失。或有不明原因的蒼白、貧血或黃疸。
顱內出血危害大應積極防治
新生兒顱內出血非常危險,重癥患兒通常死亡率非常高,常留有癲癇、腦癱、智力低下、視力或聽力障礙等后遺癥,所以一個積極防治。
對于預防,劉主任建議做好孕婦的保健工作,避免或減少早產;提高產科技術,減少新生兒窒息和產傷;對患有出血性疾病的孕婦及時給予治療。
對于已發生顱內出血的新生兒要做到早治療、早訓練。大量臨床實踐表明,新生兒顱內出血搶救過來以后,未來病情發展是很難估計的,雖然輕、中型患兒后遺癥發生率低,但一般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癥狀。盡管如此,卻并不表明寶寶將來是殘障,實際上有相當一部分可以恢復為正常健康的寶寶,但這需要爸爸媽媽付出非常巨大的努力,聽從醫生的醫囑,定期到門診體檢,參加康復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