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名醫訪談]:說到吃,我們最想要理想結果當然是既營養又健康,中醫說藥食同源,可見吃是一件很有講究很重要的事情。對于人體來說要保證能量攝入和消耗均衡,如食物中各種成分要均衡。
徐州市中醫院腎內科主任、著名風濕腎內科專家陳鵬博士向我們介紹了人體有七大營養素: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水、纖維素。
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的作用是提供能量和儲存能量。碳水化合物是人類獲取能量最經濟和最主要的來源:熱能。腦、神經細胞、紅細胞只能由糖來提供能量。休息狀態下,腦細胞每日最少需100-150g葡萄糖才能維持正常功能(低血糖)。儲存能量:肝糖原和肌糖原,節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的分類有糖、單糖、雙糖、糖醇,寡糖、棉子糖和水蘇糖、豆類,低聚果糖、水果蔬菜 ,水溶性膳食纖維 ,雙歧桿菌增殖因子。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來源有以下三類:糖谷類含量60-80% ,薯類含量15-29% ,豆類含量40-60%。我們常吃食物碳水化合物含量包括: 12.7g/100g ,香蕉 35.2g/100g等等。
脂類:甘油三酯:90%。磷脂、固醇、脂類的作用:提供和儲存能量。構成細胞膜的原料、轉化為類固醇激素和VitD、保護組織,維持體溫、節約蛋白質、增加飽腹感,改善食物的感官性狀。脂肪細胞可以不斷貯存脂肪,無吸收上限。兒童期脂肪細胞數量增多后成年后不減少,機體不能利用脂肪酸分解產物合成葡萄糖,不能給腦、神經細胞和紅細胞提供能量。
脂肪酸β-氧化產物乙酰CoA:動物性食品里禽畜等(魚油含不飽和脂肪酸)含的飽和脂肪酸在常溫下成固態,攝入量過高與心血管系統的疾病增加有直接關系,大多數植物性食品(椰子油與可可油含飽和脂肪酸)含不飽各脂肪酸,攝入過多可能會引起脂質過氧化。在肌肉中進入三羧酸循環,氧化供能,在肝細胞中可形成酮體(乙酰乙酸、β-羥丁酸、丙酮)。長期饑餓、糖供應不足時,酮體可以代替葡萄糖,成為腦組織和肌肉的主要能源。
一般常吃的含脂肪食物如巧克力含量為40g/100g,草魚9/100g。食物來源:(1)、動物性來源 劣質脂肪如豬、牛、羊等脂肪。優質脂肪的像深海魚油、海豹油等,含EPA、DHA。 (2)、植物性來源:大豆油、花生油、芝麻油、玉米胚油 ,小麥胚芽油、橄欖油等高脂食品:動物、植物種子,低脂食品:蔬菜。
蛋白質:沒有蛋白質就沒有生命。蛋白質的功能:構成修復組織、肌肉,調節生理功能:酶、抗體、血紅蛋白提供能量。
蛋白質由20種氨基酸組成(8種必需、4種半必需、8種非必需氨基酸)賴氨酸、蘇氨酸、亮氨酸、異亮氨酸、纈氨酸、蛋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 (“笨蛋來宿舍,晾一晾鞋”)氨基酸模式:蛋白質中各種必需氨基酸的構成比例。優質蛋白質有:雞魚肉蛋奶+大豆,雞蛋蛋白質的消化吸收:從胃開始,每天70g未被吸收的氨基酸,轉變成尿素、氨、肌酐。
蛋白質的需要量:成年人0.8~1.0g/kg/d,特殊人群適當增加:孕婦、乳母、強體力勞動者、腦力勞動者。高蛋白食物:各種海產、肉類,大豆及其制品、堅果。低蛋白食物:淀粉、蔬菜、水果。紅肉:肌肉纖維粗硬,脂肪含量較高--牛肉、羊肉和豬肉。白肉:肌肉纖維細膩,脂肪含量較低,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魚肉、禽肉。
健康人的體重指標 ( BMI )
陳鵬博士介紹,目前醫學上及世界衛生組織擬定的用來測定體重標準與否的一種指標(Body Mass Index)。Body Mass Index 的計法: 體重 (weight) / [身高 (height)] 。例如: 60 / ( 1.7 x 1.7 ) = 20.8 即介乎 18.5 – 24.9 ,健康指標:亞洲成人標準體重為18.5 - 22.9 (世界衛生組織于2000年提出)肥胖程度也可得知 。腰臀圍比值計算方法 :腰圍 ( cm ) / 臀圍 ( cm )。男性的值應少于1.0 ,女性的值應少于0.85方為適中 。腰臀圍比值能反映腹部肥胖的情況,亦即腰間積聚的脂肪量。過高的比值顯示大部分的脂肪積聚在腰部,會增加患上心血管病的風險。減肥不難,只要把每天的食物熱量控制在1200卡路里以內,你便可以達到醫師所建議的標準減"肥"速率,五天~七天減去一公斤的脂肪。一天只吃一餐500cal. 的熱量=一天吃三餐累積1000cal.總熱量。減重的程度和速度完全一樣,并沒有減重更多或更快。要除脂減肥,必須靠迅速有效的代謝率,才能燃燒體內多余脂肪,能量攝入應與需要保持平衡。供<需:消瘦供>需:肥胖。理想體重男:身高(cm)-100-(身高-150)/4,女:身高(cm)-100-(身高-150)/2,實際體重<10% 消瘦 <20% 羸瘦>10% 超重 >20% 肥胖。
能量消耗和基礎代謝:機體能量總消耗的60-70%。消耗熱量,不同年齡的男女每天也需要熱量用以新陳代謝之用。平時日常生活中,每樣動作也能消耗一定的熱量。故也有人說「Keep Fit 由家務做起」。基礎代謝率 (Basal Metabolic Rate ,BMR W:實際體重(公斤) H:身高(厘米) A:年齡。女性:BMR (Kcal) = 65.5 + (9.6 x W) + (1.8 x H) – (4.7 x A),男性:BMR (Kcal) = 66 + (13.7 x W) + (5 x H) – (6.8 x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