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在人的一生之中,幾乎每個人都患過感冒,有的人甚至一年要患好幾次。有人認為夏季天熱,根本就不會發生感冒,其實,這是一種誤解。一年四季中,人們都可能發生感冒。記者在市一院的呼吸科看到很多前來就診的患者。就此,記者采訪了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呼吸科主任楊友湘。
楊主任說,冬春季節,氣候寒冷,空氣干燥,感冒病毒容易通過公共場所傳播流行。而夏季感冒則往往是因為人體遭受暑熱,再遇風寒襲擊,感冒病毒乘虛而入,表現為內熱外寒的現象,老百姓有趣的稱之為“熱傷風”。
夏季感冒患者初期會不停地流清鼻涕,頭昏腦脹,怕冷而汗出,心煩口渴,四肢無力。而且整個過程比一般感冒的癥狀都重。這對幼兒、老年人或體弱多病者都會造成威脅。幼兒感冒發熱在夏季容易出現抽風、昏迷;老年感冒則往往合并肺炎,誘發腦中風、心肌梗死等危險病癥;對體弱多病者,整個夏季感冒不斷,往往使舊病復發或原有病情加重。
夏季為何也容易發生感冒呢?一是夏季氣候炎熱,出汗較多,汗腺的分泌消耗許多能量;二是夏季白晝時間長,悶熱的天氣影響人們的睡眠和休息;三是到了夏季,人們的食欲減退,轉為清淡飲食,影響了蛋白質的攝入;四是夏季天熱人們普遍懶于動彈,減少了體育鍛煉的時間,這些因素都會使人體的抵抗力下降,所以感冒病毒乘虛而入,從而導致感冒的發生。當然,人們貪圖涼爽,或露臥于瓜棚架下,或納涼于深堂濕地;有的人熱得滿頭大汗用冷水沖頭或洗冷水澡;有的人睡覺時對著電扇吹個不停,醒來就容易發生感冒,這些也是夏季感冒發生的重要因素。
當然 ,目前空調器在家庭的逐漸普及 ,人們貪圖涼爽將空調開得過久,加上室內外溫差太大,人體一時不能適應 ,這些都是引起夏季感冒發生的因素,值得我們的留意。
看來,人們在夏季加強身體鍛煉,注意飲食調節,不貪冷納涼,是預防感冒的關鍵。夏季感冒如果沒有引起并發癥,如頭部或其他部位特別的疼痛,或是長時間連續高熱,患者只需吃點解熱鎮痛藥,再加上足夠的休息,一般一個星期左右就能痊愈,但應注意多喝白開水,因為夏季人們對水的需求量很大。再加上感冒時容易發燒,而發燒是人體與病菌抗爭的過程,會消耗大量的體液。另外,睡眠對防治夏季感冒也頗有幫助。實踐證明,當人睡眠減少,勞累過度,寒冷刺激時體內“胞壁酸”大大減少,抵抗力隨之下降,病菌、病毒等病源微生物便乘虛而入,誘發疾病,感冒即是這類疾病之一,如果能保持充足的睡眠,體內的“胞壁酸”也會恢復正常,人體的抗病力也隨之加強。所以,夏季感冒應多喝水、多睡覺。
楊主任說,對于一些特殊人群要有特殊的治療。比如,孕婦、產婦發生感冒以后,可以吃藥嗎?可以吃什么藥? 有的孕婦發生感冒、發燒、腹瀉等疾病時,堅持認為懷孕期間不能服藥,強忍硬扛。事實上,有些藥物(如青霉素、頭孢類抗生素)對胎兒無害;有些疾病必須吃藥,否則會危害母體健康,而且也會影響胎兒的生長發育。
但吃藥前要咨詢醫生,醫生可以根據用藥的種類(性質)、胚胎發育的狀況、藥物用量多少以及療程的長短等來綜合分析,供孕婦及家屬參考。
產婦產后24小時到產后10天,是新媽媽們最容易發燒的時期,一般來說,新媽媽在分娩之后的1—2天可能有體溫升高的情況,如果沒有超過37.5度,不需要擔心,睡一覺也許就沒問題了,超過37.5度,就需要看醫生了,及時用青霉素治療,體溫也會很快隨之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