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州六院護士鹿梅
深夜,戴著耳麥,又獨自欣賞著那首百聽不厭的配樂詩朗誦:“我是佛前的一朵青蓮,沐浴著清幽的梵唱……”享受著內心的一種寧靜。腦子里卻思緒萬千。
又一個五月,帶著鮮花,邁著輕盈的腳步姍姍而至。在五月的日子里,我們有理由盤點心情,釋放自己…… 在女兒很小的時候,我就告訴她:“5·12”別人不記得她,你必須記住,因為這是媽媽的節日,是護士節。
人們稱護士為“白衣天使”,穿著白大褂,輕盈飄逸,恬靜優雅。孰不知“天使也一樣,一樣也受傷”,護士們都說自己是“帶著腳鐐跳舞的天使”。其實,護士們真的很累,身累、心累。
在醫療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護理事業的發展也陷入了一個瓶頸,本是與醫療并駕齊驅的我們,在重醫輕護的大趨勢面前悄然落后,護士稍有疏忽,便可引發護理糾紛。頻繁的“三班制”,超負荷的工作量,不間斷的三基考試……護士們付出得那么多,收獲的卻是“醫生的妙手回春”與“病人的不屑一顧,甚至肆意謾罵”。
護理工作已面臨非常被動的局面。而與病人直面的護士就成了許多醫患糾紛的出氣筒。護理,真的“想說愛你不容易” 。“我們不求感謝,不求回報,更不求鮮花和掌聲,我只希望在我們付出寬容和愛心的同時,能收獲一份尊重,理解與支持。”許多護士如是說。
記得在一個護理管理學習班上,老師做一個民意調查,說:“你們都愛目前的護理工作嗎?”在場的護士長們都紛紛舉起了手。“下輩子還想再做護理工作的請舉手。”會場上鴉雀無聲,沒有一個抬起手臂。試想,如果有來生,可以自私地活一次,不必有那么多的壓力、負擔、責任與被輕視,誰還愿意再在乎別人的想法而不自由的生活。
不過,想回來,每個職業都有它特殊的一面,都離不開現實的牽絆。既然我們選擇了護理工作,或是沒有更好的選擇,并且依然從事著這個怨多于喜愛的工作,與其自怨自艾,倒不如熱情地投入工作,認真地做好。站在煩惱里,仰望幸福。最起碼我每天能快樂地度過,病人的認可是我的驕傲,同事的認可是我的成功,雖然我沒有美麗的光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