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兒科頻道:在治療多動癥當中,父母態度的一致和穩定是非常重要的,否則治療的效果就會降低,良好行為就難以建立。
徐州市兒童醫院神經科主任鄧星強說,我們發現有些家長在對待孩子的不良行為時,父母的態度常常出現不一致,甚至有時為了如何對待孩子的行為,父母竟然在孩子面前爭吵起來;有的父母會“一個唱白臉,一個唱紅臉”;還有的家長自身對孩子的要求也不連貫一致,高興了就“放一碼”,下不為例,不高興了就“嚴格要求”,一定要處罰;有的父母與老人的意見不一致,以至于孩子在父母和老人面前的要求不一樣。
家長對孩子的要求要連貫、一致,對孩子的行為養成和成長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做不到這一點,孩子就會左右為難,心中充滿了矛盾,其心理上也會產生壓力,不知道自己是否一定要按行為規則來做。因為在孩子的心中,父母是他們學習的榜樣,凡事總要效仿父母的樣子去做事。如果家長本身就言行不一、反復無常,會給孩子留下一種印象,認為做事情并不需要一定要按規則去做,是可以改變的,下次就可能會“得寸進尺”,破壞其他的行為規則。
鄧主任說,每個人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不同,會導致家長管教孩子的方法和尺度不完全一致,但家庭成員(尤其是父母)應該用一致和穩定的態度來處理孩子行為不當的問題,并注意減少矛盾,給孩子一個統一的價值觀。父母在制定行為規則時一定要統一思想,并嚴格按規則來做。不管父母誰做出的決定,如果發現違背了原來的規則,當著孩子的面,一定不要提出質疑;只有當孩子聽不見的時候,才能討論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