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保健頻道:有關我國醫護生存狀況的最新調查結果顯示:有77.8%的受訪者表示每天工作8~12小時,有16.4%的受訪者表示每天連續工作12個小時以上,高達67%的受訪者表示自己曾連續工作過36個小時,醫生猝死現象已屢見不鮮。
2012年11月到2014年4月,在這短短的一年半的時間內,全國共發生了七起麻醉科醫生猝死事件,而且,死者的年齡都在三十歲左右。這些令人惋惜的麻醉科醫生所面臨的健康現狀也映射出整個醫護群體的健康狀況。
醫生生理健康狀況
在人民衛生出版社有限公司主辦的"天使關愛-相約健康醫院行"示范醫院項目的啟動會上,專家表示,隨著公立醫院改革的逐步深入,醫務人員面臨越來越大的工作壓力和挑戰,健康問題也因此日益凸顯。
根據2010年衛生部門做的一項調查,在4032名受訪的醫生當中,1/4的醫生患有心腦血管疾病;1/2的醫生患有高血壓;四十歲以下醫生的患病幾率是普通人的2倍;脂肪肝等疾病在醫生群體中逐年升高;醫院在給醫生體檢的過程當中發現,惡性腫瘤的數量在逐漸的增加。
醫生心理健康狀況
比起生理健康現狀,醫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形勢更為嚴峻。自殺,就是心理問題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極端表現。北京大學第六醫院于欣教授分享以下調查,展示了醫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一項來自挪威的調查發現,醫生的總體健康狀況,如癌癥、心腦血管疾病等死亡率低于一般人群,但自殺率卻顯著高于一般人群。來自美國的一項調查也認為,醫生比一般人群更容易患上抑郁癥,自殺的幾率也會比較高。我國一項有關麻醉醫生的心理健康調查,向127家醫院,4000多名醫生發放問卷,收回的2800多份調查結果顯示,麻醉醫生普遍存在情緒麻木、成就感低的心理問題。
"未來醫生"的健康現狀
醫院內忙碌的醫生們堪憂的健康狀況,或許從醫學生時代就已開始。北京內分泌科專家夏維波教授提到,一項全國性的醫務人員骨質疏松癥篩查顯示,超過30%的醫務人員患有骨質疏松癥,同時,對醫大學生做的檢查顯示,在三十多名學生中間,只有一名學生的維生素D營養素含量達標,這意味著,醫生們從醫學生時代開始就很少有機會見著太陽。
不管從生理狀況還是從心理狀況,我們看到,作為"健康守門人"的醫生,早已成為健康的弱勢群體。不難理解,關愛醫生就是關愛患者,所以,關注并改善醫生的健康狀況刻不容緩。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