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頸癌是很多女性不愿談及又無法回避的話題,由于宮頸處神經分布較少、所處的位置“看不見、摸不著”,很容易被忽略,惡變后往往造成無法挽回的惡果。
談到癌癥,大家都覺得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機率幾乎是0,因此掉以輕心,但當癌癥真正發生在你身上時,它的機率就是100%。今年7月接收過一個病人,37歲,商界精英。3年前開始同房出血,沒有其他不適,未就醫,每年的常規體檢也沒做過宮頸檢查。
半年前,突然出現不規則出血的現象,3個月前,逐漸出現膿性、米湯樣白帶并伴有腥臭味。到醫院檢查后,發現她的宮頸已經完全被菜花樣的腫瘤組織占據,表面潰爛、出血、附有壞死腐爛的組織,散發著宮頸癌標志性的惡臭,臨床診斷為宮頸癌3期,已經有淋巴結轉移,喪失手術機會。
每次接待這樣的病人都是一種心靈上的折磨,一般情況下,晚期患者存活時間不長,留給她們與家人的只有悲痛和無奈。而如果早期做過婦科檢查,發現及時,完全可以避免這樣的悲劇出現。
我們都知道引發宮頸癌的原因很復雜,但通過長期的流行病學研究,一些高危因素致病是得到公認的,HPV就是近年來的熱點。2008度的諾貝爾醫學獎,分別授予發現宮頸癌與艾滋病致病病毒的發現者。這表明在醫學界,已經將宮頸癌與艾滋病的重視程度劃上了等號。
那HPV與宮頸癌有什么關系呢?早在1976 年之前,很多人就在研究宮頸癌的成因,但最后都沒有得到證實。而楚爾·豪森于1976年提出猜測,位于宮頸組織上面的HPV(人乳頭狀瘤病毒簡稱)顆粒可能導致宮頸癌。此后發現,某些類型的HPV感染確實就是宮頸癌的罪魁禍首。他用多年時間最終證明了HPV病毒一共分150 多種,其中有20種高危亞型的HPV病毒感染可以使宮頸罹患癌癥的概率達到99.5%。
宮頸糜爛作為常見的婦科疾病,女性千萬不要輕視它,在臨床上,宮頸癌常常伴有宮頸糜爛的癥狀出現,往往很多患者就是去醫院檢查宮頸糜爛后被“偶然”發現宮頸癌變的。
針對這個情況,徐州婦幼保健院婦科疾病專家表示,HPV病原體可侵入宮頸上皮細胞,引起宮頸炎癥,導致宮頸炎性糜爛,所以預防宮頸惡變,一定要重視宮頸糜爛。如果平日里出現白帶增多,顏色變成黃白色、膿性有異味,很可能就是宮頸出現了糜爛癥狀。特別是性生活中發生接觸性出血,既有可能是因為糜爛加重,也有可能是早期宮頸癌的征象,這時千萬不能大意,要及時到正規醫院進行全面檢查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