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婦科腫瘤:宮頸癌危害女性居首位。全世界每年約有29萬女性死于宮頸癌,我國約5萬,且農村高于城市。
婦科腫瘤呈年輕化趨勢
女性生殖系統常見的惡性腫瘤主要是:宮頸癌、子宮內膜癌、卵巢癌。
婦科腫瘤可發生于任何年齡,以20~50歲最為常見,并呈現年輕化趨勢。
宮頸癌是全球婦女惡性腫瘤中,僅次于乳腺癌的第二位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在中國女性中發病率居第一位。人類乳頭瘤狀病毒(HPV)感染,是宮頸癌的主要危險因素。
子宮內膜癌是女性生殖器官發病率居第二位的惡性腫瘤,多發生在老年期婦女,近年來的發病率呈明顯上升趨勢。
卵巢癌是僅次子宮內膜癌、居生殖器惡性腫瘤的第三位,由于早期無癥狀,且位于盆腔深處,往往發現時已是晚期,目前卵巢癌的死亡率高居生殖器官惡性腫瘤的第一位。
女性宮頸癌早期癌無癥狀
近幾年,宮頸腺癌發病率明顯增加。世界衛生組織WHO報道,全世界年發病率45萬/年,我國占1/3左右,估計年發病率18萬。年輕化的變化近20年特別明顯,由60年代平均53歲到90年代的42歲。
統計還表明,全世界每年約有29萬女性死于宮頸癌,其中我國約為5萬人,且農村高于城市。
“女性宮頸癌早期癌可無癥狀,一般表現陰道出血及陰道分泌物增多,陰道出血可表現為接觸性出血、絕經后出血或不規則陰道流血。”
馬水根博士表示,普查對象和高危人群可這樣確定:任何保持有性生活的婦女均作為普查的對象,每年均應進行一次宮頸細胞學檢查,連續3次正常者可減少檢查次數。
以下情況為高危人群:年齡>40歲;初次性生活年齡<18歲;宮頸中度、重度糜爛;本人或配偶性行為混亂、性衛生不良;男性伴有其他患宮頸癌的性伴侶;HPV DNA檢測持續陽性;尖銳濕疣或單純皰疹病毒感染者。
婦科防癌做到四點
很多女性愛美、愛苗條,這點沒有過錯,但“死了”都要瘦,不骨瘦如柴不痛快,于是過度節食,導致營養不良、內分泌紊亂,出現月經不調甚至閉經等。這樣就嚴重損害了身心健康。
可了解哪些因素與腫瘤的發生相關,如惡性腫瘤的多發、高發年齡;過早分娩、密產、多產者易發宮頸癌,少產、不育者易患子宮內膜癌;不潔的性生活可引起女性生殖器官感染;長期高水平雌激素的刺激是子宮內膜癌和卵巢癌的發病因素之一;大量吸煙可能是誘發宮頸癌的重要原因之一;高脂肪飲食可能誘發子宮內膜癌。
此外,婦科防癌注意四點。“一是觀血”:即陰道出血,尤其是絕經后出血,接觸性出血等。“二是觀帶”:正常的白帶是少量白色略顯黏稠的分泌物。膿性白帶、血性白帶、米泔樣白帶、水樣白帶等都是不正常的。“三是自摸腫塊”:要養成自我檢查的習慣。在清晨,空腹排解完大小便,平臥于床,略彎雙膝,放松腹部,自己用雙手在下腹部按觸,由輕淺到重深,腫物是可以發現的。“四是感覺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