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婦幼保健頻道:前段時間,在育兒群里,有位寶媽這樣問:寶寶現在六個月了,對什么東西都好奇,都要拿過來往嘴里放,每次阻止他,他都會發脾氣,有什么好的辦法阻止嗎?
針對這個問題,我們請教了徐州市婦幼保健院高危兒門診的王仙主任,看看她是怎樣回復的。
王仙主任說:“首先,恭喜這位寶媽,從寶媽描述來看,寶寶的好奇心很強,探索能力很好,手眼協調性好,精細運動發展好,情緒發展也很好,具有聰明寶寶的潛質!”
寶寶把東西往嘴里放需要阻止嗎?這是孩子口欲期的正常表現,不需要阻止。
●什么是口欲期?
這是奧地利心理學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提出的,他認為寶寶從出生到出生的第二年,這個階段的嬰兒通過口腔的刺激,如吮吸、咬及吞咽等,來得到欲望的滿足。
現在的醫療技術(如B超)已經能夠顯示,寶寶還在媽媽子宮里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吸吮自己的手指了。寶寶出生后即會吮吸媽媽的乳頭或人工奶頭,他們看到周圍任何感興趣的東西都會往嘴里放,并且津津有味、樂此不疲。
●如何陪伴寶寶度過口欲期
新生寶寶口周神經比手的神經發育更早,“口”是他探索世界的工具。通過口來探索和體驗周圍的環境,是孩子感知覺發展的重要途徑。寶寶還會以吮吸手指的方式來穩定自身的情緒,對心理發育也起著重要的作用。
我們往往可以看到,寶寶有時不是只吃一個手指,甚至兩個、三個手指,乃至小拳頭都想放進嘴里,還可能出現干嘔狀,卻仍然樂此不疲。其實,這時的吃手,可不可以當做口腔的按摩呢,這是孩子在自我成長,可為語言發展打下基礎。
有的新媽媽會誤把寶寶吸吮手指當作餓的表現,而造成過度喂養。正確的做法是把寶寶的手洗干凈,滿足孩子的吸吮欲望,讓他盡情地吃。
6個月以內的寶寶吃手、吃玩具等是正常過程,在清潔衛生的前提下應予以充分滿足。還可以為孩子準備一些安全的玩具,比如咬咬樂、磨牙環等做為替代品,既能夠滿足口欲期心理需求,又有助于乳牙的萌出和口腔機能的發展。
6個月以后的寶寶,隨著手眼協調能力的發展,常常會抓到身邊的東西,看一看,然后放到嘴里咬一咬,有些家長常常會因為擔心孩子的安全而限制孩子的行為,應該通過保證環境的安全,比如將孩子可能觸及到的不安全的物品,收拾到孩子拿不到的地方,在保證安全的同時,保護好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能力的發展。
那么,如果孩子拿到不合適的東西怎么辦呢?可以用另外一個合適的玩具吸引ta的注意,替換下來,千萬不要在第一時間驚呼阻止。
充滿愛意地回應孩子,和孩子互動。每天與寶寶身體的接觸,盡可能多給寶寶身體按摩。盡可能母乳喂養,不要過早和突然斷奶。七個月后及時引入“條狀”或“指狀”食物,讓孩子手拿食物自我喂食,滿足孩子的口欲期需求。如果寶寶口欲過于強烈,可以考慮給予安撫奶嘴。如此,有助于寶寶順利渡過口欲期。
●如果口欲期得不到充分滿足會導致什么后果?
嬰兒口欲期如果得不到充分滿足,會導致“口欲期”過度延長,在心理學上稱之為“過度補償”的一種心理現象,在之后的成長過程中,一旦遇到情緒焦慮、孤獨無聊等情況就會不自覺的吮指、咬物、咬唇等,進一步發展可能影響口腔相關的骨骼、肌肉以及牙齒的發育,如反頜、雙頜前突、下頜前突、顏面左右兩側發育不對稱等。
成年后出現的貪吃、抽煙、喝酒、饒舌、嘮叨、穢語等也與口欲期得不到充分滿足相關。
王仙主任還特別提醒,如果寶寶在六個月后,仍然執著地吃手,沒有主動抓握玩具的動作出現,請及時到專業機構就診。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