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缺乏病是由于外環境缺碘,造成人體碘攝入不足而發生的一系列疾病的總稱。碘是影響智力發育的重要微量元素,人體缺碘會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害,有可能導致碘缺乏病甚至殘疾,特別是對育齡婦女、嬰幼兒的危害更為突出。
妊娠期碘缺乏的危害
碘缺乏嚴重損害胎兒腦和神經系統發育。妊娠婦女碘缺乏可以導致患兒大腦發育落后、智力低下、反應遲鈍,嚴重者導致克汀病,表現為呆、小、聾、啞、癱等癥狀。此外,妊娠期缺碘導致的甲狀腺激素合成不足還可引起妊娠婦女早產、流產及死胎發生率增加,也可引起妊娠婦女高血壓、胎盤早剝等嚴重妊娠期并發癥的發生率相應增加。
特需人群碘的攝入量
從母親懷孕到子代出生后至三周歲以內,是子代腦發育的關鍵時期,如果此時發生碘營養不良,會增加大腦發育遲滯的風險。兒童青少年各器官生長發育快,基礎代謝增強,碘消耗較多。因此,妊娠婦女、哺乳婦女、嬰幼兒(出生后至36月齡內)等人群是碘的特需人群,兒童青少年是碘缺乏病防治的重點人群,在日常生活中這部分人群尤應注意充分補碘。
碘的補充方式
妊娠期婦女孕期碘的推薦攝入量從非孕時的 120µg/d 增加到 230µg/d。應選用加碘食鹽,并鼓勵攝入適量含碘豐富的海產品,如海帶、紫菜等。
哺乳期婦女對碘的推薦攝入量較一般人群增加一倍,達到 240µg/d,哺乳婦女碘攝入量與乳汁中的碘含量呈正相關。為保證嬰幼兒的正常發育,應選用加碘食鹽,并鼓勵攝入適量含碘豐富的海產品,如海帶、紫菜等。
不同月齡嬰幼兒對碘的需求量有所不同,母乳喂養的嬰幼兒,當母親碘攝入充足時,能滿足 0~6 月齡嬰兒的需要;7~12月齡嬰兒,可以從輔食中獲得部分碘;13~36月齡幼兒,開始嘗試成人食物,也會攝入少量的加碘食鹽,可獲得一定量的碘。兒童和青少年對碘的需要量較大,兒童和青少年時期應食用加碘食鹽。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