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就醫信息:秋季寒涼,哮喘、氣管炎、慢阻肺等疾病是常見病、疑難病。據統計,我國約有3000萬哮喘病人。而在很多人看來,像哮喘這樣的頑疾一旦患上幾乎要伴隨一生。
徐州市中醫院呼吸內科主任中醫師、院名中醫孔凡平表示,治療支氣管疾病、尤其是支氣管哮喘等,中醫治療有著獨到的優勢。例如運用中醫穴位貼敷療法治療哮喘的療效就非常好,因為中醫治療是從整體的角度出發論治,不僅能有效化解肺部炎癥、過敏反應這樣的外因,更能通過整體施治,達到平衡機能、增強體質的效果,消融哮喘誕生的內因,減少復發的尷尬。
幼兒哮喘最易被誤認是“發炎”
孔凡平提醒說,約80%的兒童哮喘都在3歲以前發病,但遺憾的是很多哮喘患兒在早期未得到及時診斷和有效的治療,而往往被誤診為支氣管炎、小兒肺炎、喘息性支氣管炎等,把咳嗽變異型哮喘當作呼吸道感染治療,用了大量抗生素;有的一年住院數次,藥費花掉幾萬元,也未得到正確的治療。因此,對所謂反復發作的支氣管炎、肺炎、喘息性支氣管炎的患兒,一定要詢問有無喘息癥狀,本人及家庭有無過敏性疾病史。同樣環境,為何有人咳喘有人沒事?
人們生活在同一個自然環境中,為何少數人過敏而發生變應性炎癥,誘發哮喘,而大多數人卻安然無恙?很明顯,是少數過敏者機體生理功能和適應性調節功能失常所致。
孔凡平主任說,以中醫學的整體觀念、宏觀辨證與微觀辨證相結合的研究角度,致病外因和內因都應厘清。
對于哮喘,醫學界較流行的治療手法是以抗炎治療為原則,輔以解痙、止咳、平喘藥物,強調對氣道局部病理改變的控制,而缺乏對整體功能的恢復性治療。雖然能臨時控制氣道局部炎癥和臨床癥狀,但不能消除哮喘發病的內在機制和環節,故在停藥后或外因的誘發下,哮喘容易反復發作。結果就是可以控制或減輕哮喘發作,但不能治愈。久而久之,人們感覺哮喘沒法根治,會伴隨一生。其實并非如此。
中醫治療,關鍵在于理順氣機
孔凡平說:從中醫理論出發,哮喘的本證為肺、脾、腎三臟虧虛。
肺虛主要表現為營衛不固,御外無力,易感外邪等抵抗力下降:脾虛主要表現在免疫系統功能紊亂、低下;腎虛主要表現為內分泌功能紊亂或低下;肺、脾、腎三臟俱虛則導致體液理化性質和成分發生改變,產生機體內環境失穩和適應性調節功能失常,表現為過敏反應。再者,哮喘病的易發作時間與內分泌的生物節律相符,也證實了哮喘這一本證的存在。
哮喘,其病機都是氣機的升降出納失常,使肺氣失宣、失降、失納所致。因此對哮喘的治療,關鍵在于理順氣機。
穴位貼敷,作用直接且用藥安全
孔凡平說,哮喘的中醫穴位貼敷療法,顧名思義,是在選定的穴位上貼敷藥物用以治療哮喘病的方法。以中醫經絡學說為理論依據,把藥物研成細末,加液體調成糊狀,或制成軟膏、丸劑或餅劑等,再直接貼敷穴位,是一種無創痛療法。它是傳統針灸療法和藥物療法的有機結合,其實質是一種融經絡、穴位、藥物為一體的復合性治療方法,而不僅僅是單純某一因素在起作用。
穴位貼敷療法通過藥物直接刺激穴位,并通過透皮吸收,使局部藥物濃度明顯高于其他部位,作用較為直接,其適應證遍及臨床各科,“可與內治并行,而能補內治之不及”,對許多沉疴痼疾常能取得意想不到的顯著功效。
其次,穴位貼敷不經胃腸給藥,無損傷脾胃之弊,即使在臨床應用時出現皮膚過敏或水泡,亦可及時中止治療,給予對癥處理,癥狀很快就可消失,并可繼續使用。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穴位貼敷法所用藥物大多數為常見中草藥,花費相對較低,一些配料甚至來自日常調味料如姜、蒜、花椒等。且貼敷法用藥量很少,既能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又可節約大量藥材。
本期專家:孔凡平 徐州市中醫院主任中醫師 教授 南京中醫藥大學兼職教授。中華中醫藥學會會員,出身中醫世家,畢業于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系,長期從事內科臨床、科研和教學工作。1985年拜全國名老中醫陳可望教授為師。尤其在呼吸、心血管及內科疑難雜癥病的治療、研究中有很深的造詣。自研制清解合劑、清肺湯、補肺湯、抗敏平喘湯、抗肺纖合劑等。治療急、慢支、哮喘、慢阻肺、肺纖維化等取得很好的療效。近40年來,運用中醫穴位貼敷療法治療哮喘療效甚為滿意。參與“烏芝降脂合劑治療高脂血癥”、“補腎益肺合劑對肺通氣功能的影響”等科研項目。多篇論文在國家和省級刊物上發表。參加國家刊物《診斷學大辭典》中醫部分的編寫工作。在診治疾病中細心、耐心,深受患者好評。
名醫堂專家門診:周五下午,周六上午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