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發性流產中醫又稱“滑胎”。統計數據顯示,近幾年,徐州市中醫院發生復發性流產的病例顯著增加,而這些數據還只是由于病情嚴重需要住院保胎的病例。復發性流產不僅一次次擊碎了育齡女性當媽媽的夢想,還讓患者背負了沉重的心理包袱甚至成為“夢魘”。徐州市中醫院婦科、生殖中心首席專家徐俠提醒,應對復發性流產一定要找準病因,積極應對,重拾信心。
身體失衡+心理負擔 不能讓疾病毀掉女性的幸福
35歲的劉女士個性要強,自己一人從蕭縣來徐打拼多年,事業已小有成就。如今才打算生寶寶,卻懷一次流一次,兩年內4次流產,而且每次都沒過12周,全家都很傷心。
近期,她到徐州市中醫院求診,婦科、生殖中心首席專家徐俠告訴她,這樣的情況基本可以確診為“復發性流產”。“以前一直覺得有了物質條件才能養孩子,現在錢是有了,但是沒有孩子人生根本不完整,回到家就空落落的。”每每提及生孩子的念想,劉女士就抑制不住自己的淚水。
據了解,像劉女士這樣的病例近年來愈發增多了。專家介紹說,連續發生2次或2次以上自然流產稱復發性自然流產,過去,習慣性流產是指連續自然流產3次及3次以上者,近年常用“復發性流產”取代習慣性流產,改為2次及2次以上的自然流產。徐俠解釋道:“復發性流產中醫又稱為‘滑胎’,病因復雜、容易復發,是臨床難治的不育癥,給患者夫妻雙方身心帶來很大痛苦。”
對于這個疑難病癥,醫學的探索從未止步。隨著生殖免疫學研究的不斷深入,人們對妊娠免疫,免疫性習慣性流產的許多疑難問題有了新的認識。
徐俠指出,導致習慣性流產的因素很多,現代醫學認為本病發病可能與夫婦染色體異常、生殖道解剖畸形、免疫紊亂、內分泌異常、感染及胚胎畸形等有關。近些年來,由于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大,生育年齡太晚也逐漸成為習慣性流產的誘因。醫學上將35歲以上的初產產婦界定為高齡產婦。這個年齡階段的女性,卵巢功能逐漸退化,孕育胎兒的能力也有所下降,且出現胎兒畸形和流產的幾率也有所增加。此外,對于與妻子年紀相差不大的男性來說,此時他的生育能力已經開始減退,精子質量也隨之下降,這在無形中增加了懷孕后先兆流產的風險。
從醫學角度出發,導致復發性流產的主要因素可以歸納為:
——染色體異常。胚胎的染色體異常,常導致孕卵退化萎縮,胚胎早期停止發育。稱為遺傳因素,往往有夫婦會說,我們雙方都是正常人,親屬中也沒有遺傳病患者。有些人外表正常,也會攜帶異常染色體。
——內分泌異常。如黃體功能不足、甲狀腺功能亢進或低下、糖尿病等。這些病變影響蛻膜、胎盤和胎兒的發育,可能導致流產。
——生殖器官畸形。如雙角子宮、單角子宮、縱隔子宮、鞍狀子宮等,這類畸形可導致孕早期胚胎著床部位血運不足,影響胚胎發育。
——免疫因素。父親方面的組織相容性抗原、孕婦本身抗磷脂抗體產生過多或封閉抗體不足等,可能引起免疫排斥而導致流產。父母血型不合發生胎兒溶血也是流產的可能病因。
——感染性因素。孕期感染細菌或病毒等病原體,引起高熱或毒素均可造成胎兒流產或胎兒畸形。
——環境因素。環境中的物理化學物質如放射線、砷、鉛、甲醛、苯等可以直接或間接損害胚胎,引起流產。
——孕婦的不良習慣及情緒。不良習慣如過量的吸煙、飲酒和咖啡以及毒品等。
——男性因素。以往這一因素常常被人們忽略,其實男性因素也可能是引起流產的原因,比如精子畸形率高、活力低、男性生殖器官的炎癥等因素。
——不明原因。盡管醫學目前已經比較發達,但仍大約一半的復發性流產無法查出病因。相信隨著醫學技術的進步,這些病因可以逐漸被人們所認識。
徐俠提醒,對于本病患者,首先應及時去正規醫院查明病因、明確診斷,然后再針對病因進行積極治療,做到防治結合,防重于治;一旦妊娠后均應行常規保胎治療并休息。經積極的預防和治療后,復發性自然流產的夫婦都有希望成功孕育新的生命。
找到原因+對癥治療 有的放矢提高妊娠成功率
最新的研究成果顯示,在導致復發性流產的諸多因素中,自身免疫因素居首位,占65%以上。前文提到的劉女士就是由于這個原因才兩年內4次流產。
經過徐俠細致檢查,劉女士反復流產是因為她和丈夫的基因太相似,以至于母體排斥胚胎,導致反復自然流產。針對她的病因,徐俠為劉女士采取了免疫加中藥治療。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后,劉女士又一次懷孕并成功保胎,現在正在為迎接人生的第一個寶寶積極地做準備。
原來,正常孕婦的體內都存在一種保護胎兒的抗體——封閉抗體,而80%至90%的習慣性流產婦女體內測不到這種抗體。據免疫病因學分析,封閉抗體缺乏占了反復自然流產的大部分,約2/3孕期母體對胎兒父系抗原至低反應,以致無法產生足夠的封閉抗體(保護抗體)而使胚胎遭母體免疫排斥,如果找不到病因的話,以后再懷孕靠盲目保胎是不容易保住的。
徐俠介紹說,對封閉抗體缺乏的患者可以通過淋巴細胞主動免疫治療:患者每3-4周治療一次,孕后繼續治療。對本病的患者可采用人免疫球蛋白行被動免疫治療,人免疫球蛋白有益于因某些抗體產生不足引起的早期自然流產,復發性自然流產患者行此種治療后可以明顯提高妊娠成功率。
該治療于計劃懷孕前3個月開始,治療前夫妻雙方需要進行健康檢查,滿足條件即可。簡單講就是先檢測男方的血液,排除甲肝、乙肝、丙肝、艾滋、梅毒等血液傳染病后,抽取他的一點血液,進行處理后,再打入女方的體內,協助女方產生抗體以減少流產的機會。一般可做4至6次,成功率較高。
其次,抗心磷脂抗體(APA)陽性在復發性自然流產的病因中也占不小比例,APA能使患者血液處于高凝狀態,血管收縮,胎盤血管內血栓形成,使胎兒缺血缺氧而流產。
目前治療的主要藥物有:低劑量的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潑尼松、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可單用或聯合應用。低劑量阿司匹林可抑制血栓形成,潑尼松能抑制APA的產生和活性,二者合用對促進胎兒存活有一定作用;肝素既防止微血栓形成,從而改善孕婦血液高凝狀態,增加胎盤血液供應,促進胚胎生長發育又能降低母體過強的免疫性反應,提高妊娠成功率。
中西結合+防治結合 讓孕育的“土壤”更加溫暖
中醫藥學凝聚著深邃的哲學智慧和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健康養生理念及其實踐經驗,是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中醫學對復發性自然流產的認識由來已久,多數醫家認為腎虛血瘀是本病發生的主要病機,腎虛封藏失職,固攝無權,血海不藏,陰血下漏,血不養胎,胞失腎系則胎元不固;久病瘀血內阻胞脈,惡血不去,新血不得歸經,腎虛血瘀,從而導致受孕后陰道下血,腹痛下墜,腰骶酸楚或屢孕屢墮。
徐俠介紹說,中醫防治復發性自然流產也是以辨證為基礎,利用現代診療技術,辨證與辨病相結合進行整體調節,以達到固攝沖任、培本安胎目的。
“經臨床觀察發現,封閉抗體不足性反復自然流產患者平素多腎虛脾弱,氣血兩虧,我們將傳統中醫理論與現代醫學理論相結合,在以補腎為治療原則的基礎上,根據患者的體質,給予補腎健脾,益氣養血治療。”徐俠總結說道,采取中醫中藥+西醫免疫治療,二者相互結合,療效往往較好。
據介紹,補腎藥都有調節內分泌作用,有些有免疫調節作用,而健脾藥能激發和促進細胞免疫,所以中藥治療復發性自然流產安全有效,可以說是防治本病的首選治療方法。
具體來說,此類病癥大致可以分為腎虛和血瘀兩種類型,腎虛證者應予以補腎固胎,藥用黃芪、熟地、當歸、白術、川斷、菟絲子、黃芩、砂仁等;血瘀證者應活血化瘀,益腎安胎,藥用川芎、白芍、赤芍、川斷、艾葉等。臨床須據患者病情辨證治療,如兼肝郁化火者,佐以清肝解郁;兼脾胃不和者,佐以健脾和胃,等等。
滑胎,防大于治。中醫認為滑胎以腎氣不足為主,因而孕前應補腎健脾,調理好身體。運用中藥湯劑溫腎暖宮,調經助孕,配合中藥腸療改善盆腔內環境,使“土壤”更加松軟、溫暖,運用寧心益腎調肝的中醫治療方法安胎養胎,輔以心理疏導,讓孕婦心情逐漸舒暢起來,順利待產。
在防治方面,徐俠有獨到的見解:“臨床工作中,我們也采用中藥周期治療法對本病進行防治。”她介紹說,如在月經期應溫腎散寒,活血化瘀,藥用烏藥、菟絲子、小茴香、赤芍、川芎、當歸等;經后期應滋腎養血,藥用黨參、淫羊藿、紫河車、白芍、熟地等;經間期應散結通絡,補腎活血,藥用赤芍、當歸、香附、三棱、莪術、路路通等;經前期應平補陰陽,氣血雙調,藥用白芍、當歸、山藥、菟絲子、續斷等;孕后以補腎健脾,益氣安胎,藥用白術、黃芩、阿膠、太子參、川斷、杜仲等,此種防治方法往往取得滿意療效。
徐州中醫咨詢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