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東方醫院/徐州精神心理頻道:聽聞過不少家有孕婦的準爸爸們提起過老婆懷孕期間脾氣變得暴躁,焦慮不安,沒事兒找事兒。可是很少有準爸爸們知道這是大多數孕婦都存在的問題。臨床顯示,在我國有98%的孕婦產前或多或少都會患上產前焦慮癥。然而即便是準媽媽們自己也很少有了解產前焦慮的。
近期,新聞報道稱,一女子由于到預產期卻仍未生產,由此引發焦慮,做出半夜持按摩用塑料錘捶打丈夫頭部的舉動,甚至使得雙方最后走法律程序的地步。事實上,引起產前焦慮的原因有很多,大多需要孕婦進行自我調節及家人給予適當的撫慰即可緩減。
孕婦產前焦慮的主要表現
患有產前焦慮的患者在心理上大都會表現為脾氣變差,多抱怨,情緒不高等。另外對家人的依賴性增強,心性變得相對脆弱,心靈敏感,因而會過分地尋求丈夫的關愛,引起家人注意,也會無故挑剔丈夫的言辭,訴說對丈夫的不滿。在生理上,嚴重焦慮的孕婦常伴有惡性妊娠嘔吐,容易被當做普通的孕吐而不加注意,致使早產、流產等嚴重后果。
造成產前焦慮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人的心理是復雜多變的,心理疾病更加難以捉摸。造成孕婦產前焦慮的原因有很多,有自身經驗的缺乏,有對未來寶寶的各種擔憂,也有孕期一個人無事可做,專注于肚子里的寶寶而造成的長期性高度緊張等等。
1.缺乏生產經驗,心理畏懼強。
受計劃生育的影響,大多數孕婦屬于第一次生產,且在已有的聽聞經驗上建立的認知告訴她們,生孩子是個非常具有風險的事情。從懷孕開始便帶著喜憂參半的心情,隨著預產期的到來,這種焦躁會逐漸放大。
2.長期行動不便,易胡思亂想。
基于懷孕時行動不便的原因,大多數女性會選擇在家休整,同時長輩家人的過分地呵護使得孕婦每天除了吃就是睡,生活簡單如一,甚至為了安全起見都盡量避免出門。這樣封閉的環境下,孕婦很容易滋生不滿或者胡思亂想。想工作,想未來,長期缺乏自由性與溝通性也易導致心理焦慮。
3.身材逐漸發胖,為美麗擔憂。
孕期,是女性真正意義上由少女向媽媽角色轉變的過程。其中雖有做媽媽的喜悅,但也伴隨著青春逝去,要做好哺育孩子的心理準備。如若處理不當,看著自己日益發福的身材,片面地放大自身的“丑態”,則很容易誘發一系列不滿情緒,而丈夫成為這種情緒宣泄的直接對象。容易誘發家庭矛盾。
4.擔心胎兒健康,害怕出意外。
孕期的每一刻,準媽媽隨時都處在一個緊張的狀態,不論是長輩營造的各種營養補充氛圍,還是自己對寶寶健康的過分期待,都會使準媽媽處在高度緊張中。
徐州市東方人民醫院精神科主任醫師趙后鋒醫生表示,準媽媽在孕期要學會自我調節,多向有經驗的人溝通交流,排除自身沒必要的一些擔憂。同時,孕期不應該讓孕婦處于過于封閉且狹小的空間,可以選擇人流比較少的地方多散散步,放松心情。此外,有著重要角色的丈夫首先要充分認識到產前焦慮的存在,適當地對孕婦進行撫慰與交流。
徐州精神心理咨詢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