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睡前沐浴具有大大改善“睡眠質量”的效果,比如能夠大幅縮短入睡的時間,而且能把深睡眠集中在睡眠最初的時間帶。
日本足利工業大學工學院教授小林敏效教授以20歲至25歲的5位健康男大學生為對象,就沐浴后入睡的情況與不沐浴而直接入睡的情況有何不同進行了比較。
試驗條件是:上床時間在晚上10點半至12點半,起床時間在第二天早晨7點至8點。沐浴時間從晚上8點或者9點半開始,浴室的溫度設定為42攝氏度、40攝氏度和38攝氏度等三種。沐浴的方式可自由選擇。為了準確測定體內溫度,在5人的直腸內插入特殊的溫度計,并實施24小時監控。對睡眠中5人的腦波進行了分析。對每人進行了一個月以上的觀察。
結果發現,沐浴同不沐浴相比,上床后到進入睡眠狀態的時間5人都縮短了。而且時間縮短的幅度很大,入睡時間縮短了三分之一到六分之一。在不沐浴的情況下從上床到入睡需要1個半小時的人,沐浴后只需20到30分鐘就可入睡。也有這樣的情況:在不沐浴的情況下從上床到入睡需要30分鐘的人,沐浴后只需5分鐘就可入睡。試驗結果表明,“上床前沐浴能產生盡快進入深睡眠狀態的結果”。同晚上9點半沐浴相比,晚上8點沐浴時的效果更加明顯。同洗澡水的溫度無關,只要沐浴使“體溫上升0。5攝氏度到1攝氏度”,就能導致最佳睡眠。似乎釋放體內熱量的過程與入睡密切相關。小林教授指出:“大體的目標是在溫水中沐浴30分鐘左右。對因睡不好而苦惱的現代人來說,這是個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