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心理頻道:在《內經》中將失眠稱之為“目不瞑”、“不得眠”、“不得臥”, 為各種原因導致神不守舍所引起的睡眠障礙性疾病。而現代醫學認為失眠是最常見的一種睡眠障礙性疾病,是多種軀體、精神和行為疾病所具有的常見臨床表現。通常指患者對睡眠時間和(或)質量不滿足,并影響白天社會功能的一種主觀體驗。并且臨床將具備以下臨床癥狀:
( 1)睡眠潛伏期延長:入睡時間超過30 min;
(2)睡眠維持障礙:夜間覺醒次數≥2次或凌晨早醒;
(3)睡眠質量下降:睡眠淺、多夢;
(4)總睡眠時間縮短:通常少于6 h;
(5)日間殘留效應:次晨感到頭昏、精神不振、嗜睡、乏力等的稱為失眠。
多種流行病學調查資料表明,西方國家約35. 2 %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失眠;我國失眠率也高達10 %~20 %。據專家估計,到2020 年全球大約有7 億多失眠者。
西醫醫治失眠癥主要采用睡眠誘導劑或鎮靜催眠藥,雖然起效快、作用強,但存在一定的副作用或潛在的成癮性,并且部分藥品價格高或療效不穩定,而中醫藥以其辨證治療、療效穩定等特點,成為現代治療失眠癥的首選方法之一。重點討論中醫藥膳治療失眠,藥膳食療根據患者的個體癥狀予以下相應的藥膳食療。
1、桑椹茉莉飲:桑椹、百合各20 g濃煎候滾,倒入盛有茉莉花5 g之容器,加蓋靜置即可飲用,頻飲或代茶飲用。適用于肝郁證者。
2、大棗茯神粥:大棗15枚、茯神15 g細銼煎煮濃縮去滓,與粳米60~100 g同煮,溫熱食之,每日1次。適用于心脾兩虛證者。
3、心脾雙補湯:龍眼肉、蓮子、大棗各15 g,煎湯,飲湯食龍眼、蓮子、大棗,頻飲。亦適用于心脾兩虛證者。
4、人參龍眼醴:將人參5 g、龍眼肉200 g,浸泡在1 000 ml高粱酒中,加蓋密封半月即可早晚可飲,一次20~25 ml。適用于氣血兩虛證者。
5、酸棗仁粥:炒酸棗仁50 g,加水煎煮20 min,去藥留汁,與粳米75 g武火煮20 min,再用文火煮至米開粥稠即成,每日1次。適用于心神不安證者。
6、養心安神肉:瘦豬肉250 g洗凈,切小塊,與蓮子、龍眼各30 g以及百合20 g共入砂鍋內,文火煲熟,調味即可,每晚佐餐食用。適用于陰虛證者。
7、安神梨甑:雪梨2個洗凈,梨頂切開一蓋,挖去核,將炒棗仁10 g,冰糖15 g裝入其中,蓋上梨蓋,用竹簽插入蓋牢,放入碗中蒸熟食之,每日1次。亦適用于陰虛證者。
8、甘麥大棗湯:淮小麥30 g大棗10枚,炙甘草10 g,每日1劑,早晚各服1碗。適用于心神不安證患者。治療期間患者忌食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禁煙酒,不飲濃茶和濃咖啡,少食多餐,規律飲食。
專家名片:
張鵬,中醫神志病科主任。醫學碩士,副主任中醫師,心理治療師,中華中醫藥學會心身醫學分會委員,中國中醫藥研究促進會精神病學分會委員,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精神病學分會青年委員,徐州市精神病學專業委員會學術秘書,徐州市衛生局重點扶持專科負責人,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三五”創新教材中醫神志病系列教材-中醫神志病針灸學,中醫神志病心身醫學編委。科研課題市級、省部級聯合課題多項。市級新技術引進獎一項。徐州醫科大學兼職教師,徐州醫藥中專兼職教師,徐州工程學院心理輔導專家。
學習經歷,曾在北京安定醫院王彥恒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中西結合精神科進修學習,跟隨五行針灸師原波老師學習五行針灸,壽氏脈學創始人壽小云學習壽氏脈學,丁氏古中醫針法創始人丁勇學習火針、刺血療法,平衡針灸創始人王文元教授學習平衡針灸,南京新中醫研究院王自平、余長洋院長學習埋線、撥針技術。經過近幾年的潛心學習,臨床使用,不斷的更新理論,努力從諸多方法當中提煉專門治療精神科疾病的新方案,已獲得較好療效。
專業方向:中西醫結合、針藥并用等方法進行多靶點聯合治療精神疾病。對軀體化障礙、失眠癥、強迫癥、抑郁癥、焦慮癥、更年期綜合征、精神分裂癥及抗精神病藥物所致不良反應等療效顯著。中醫內科雜病,中醫養生、保健、康復。
使用技術:經方,五行針灸,平衡針灸、推拿、火罐,穴位埋線,浮針,撥針等。
研究方向:經絡疏通療法治療“身心靈”疾病。24小時預約電話:0516-69850912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