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做才能夠防癌?在手術無法應對的情形下,肝癌又該如何治療?市腫瘤醫院介入科郭愛軍主任表示,高危人群要定期篩查,嚴防病情向癌癥演變,當不幸罹患肝癌時,要知道,除了傳統手術,還有介入治療。
肝癌發病隱匿 早期難發現
有資料表明,每年全球新增肝癌患者約72萬人,其中一半以上發生在中國。而就我國癌癥流行病學調查顯示,肝癌的發病率僅次于肺癌,在癌癥發病率中排第二位。
市腫瘤醫院介入科郭愛軍主任說,“肝癌具有發病隱匿、多中心發病的特點,并且多數肝癌患者是在肝炎基礎上發病,肝功能儲備差。這些特點導致肝癌治療難度大,療效也不盡如人意,所以往往被稱作‘癌癥之王’。”。
說起來,肝癌療效不盡如人意的最主要原因是診斷較晚。
因為肝癌幾乎是一個“啞巴病”,早期并無明顯的癥狀和體征,只有少數病人短期內出現食欲減退,上腹悶脹或乏力等癥狀。到了患者能明確出現乏力、消瘦等癥狀時,病情多已進入中晚期,失去了最佳治療時期和治療效果。
“無法早期診斷治療的患者5年生存率通常不超過10%,癌癥的篩查和早診早治已被公認為癌癥防控的最有效的途徑之一。”郭愛軍主任強調,肝癌高危對象要進行定期篩查,提高早診率,使患者獲得更多的治愈機會,從而延長患者生存時間、提高患者生存質量。
嚴防病變“三步曲” 高危人群應注重早期篩查
據流行病學調查,乙肝攜帶者或是乙肝的病人,發生肝癌的機會比沒有乙肝攜帶者和肝炎的病人要高很多,這是造成肝癌的一個重要因素。此外,我國30%的慢性丙肝患者可能會轉變成肝硬化,癌變的幾率也非常高。
“有乙肝或者丙肝病史者是癌癥的高危人群”,郭愛軍說,一般來講,肝炎患者都會經歷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三步曲,所以為了避免病情惡化,必須重視定期檢查。
肝癌的發生、發展具有隱蔽性,肝炎病人應每隔3個月到醫院定期檢查一次。檢查項目包括肝功能、乙肝三系定量、HBV-DNA、肝纖維化、甲胎蛋白、B超檢查等。已經出現肝硬化的病人,每隔3-6個月檢查一次。肝炎重點是彩超、CT及相關的腫瘤標記物必須要規范治療和隨訪,可以使早期肝癌的檢出率大大提高。
另外,有酗酒嗜好者,肝硬化的發病率很高,特別是在肝炎基礎上,大量飲酒,就會加快加重肝硬化的形成和發展,促進肝癌的發生。所以肝病患者應該盡量戒酒,以此減少肝硬化的進程。
一次介入治療解決了他的小肝癌
說到肝炎患者酗酒的危害,43歲的劉先生是個典型的例子。早在20年前,他就被查出患有慢性肝炎,平時倒也按照正常作息,盡量注重養生,可就一樣放不下——飲酒。只要覺得身體不痛不癢的,就得抽時間喝幾口,萬一感到不舒服了就去醫院檢查。
前年春節期間,劉先生在聚會中多喝了幾杯,很快就覺得身體疲勞感加重,于是立即就醫。影像發現肝內有一個小腫瘤,化驗提示腫瘤標記物的數值明顯增高,再做了增強肝臟CT后確認,他患了典型的小肝癌-腫瘤直徑約1公分左右。
劉先生的經歷正是“肝病三步曲”的情況,不過因為發現的早,屬于肝癌早期。據了解,早期肝癌可通過手術、介入、放化療等方式,達到較高的生存率。然而劉先生明確表示拒絕外科手術,并向郭愛軍主任求助。
“那就介入治療吧。”郭愛軍在制定好治療方案后,立即著手治療,令他意想不到的是,治療期間發現劉先生的肝臟其他部位的肝血管有異常血流,“這種情況預示著該處存在癌變隱患,有數據表明50%的人一年內會變成小肝癌”。郭愛軍表示,發現這個潛在的病灶很慶幸——若是傳統手術很可能就只針對已發現腫瘤予以切除,忽略這個隱藏的,而介入手術可以同時對兩處病灶進行治療。
介入治療結束的20天后,劉先生的腫瘤指標下降到基本正常范圍。3個月后復查,他的病情穩定,也無新的病灶出現。郭愛軍說:“小肝癌的介入治療可達到動脈性肝段切除術的目的,可有效延長患者生命,提升患者生活質量。”
藥物灌注促使腫瘤壞死 她的巨大癌縮小了
說起來,60歲的馬女士也是介入治療的受益者。由于持續大半年的胃部不適,她以慢性胃炎治療一段時間,癥狀仍持續加重,最后在市腫瘤醫院確診為肝癌晚期。
“她的腫瘤直徑在13公分左右,屬于巨大癌,一般的外科手術沒法切除,所以就轉到我這來了。”郭愛軍表示,相對于肝癌對放、化療的不敏感,介入治療在針對巨大癌方面優勢更為明顯。
所謂介入治療肝癌其實是一種“釜底抽薪”的辦法——將高濃度的藥物灌注到肝固有動脈或其分支,阻斷癌結節的肝動脈供血,并栓塞腫瘤血管,由于這些血管無法再向腫瘤供血,腫瘤就會因缺血缺氧導致自身壞死。
此外,藥物在癌組織內釋放緩慢,能發揮長時間的抗癌作用,并且可使藥物對全身正常組織的毒性反應明顯減少。所以介入療法具有創口小、不良反應少等特點。
要問如何能將藥物灌注到指定的血管?這需要DSA引導,利用一種導管來完成。經過股動脈,避開其他正常組織,繞過各種彎曲路徑,對特定血管進行目標確認,定點打擊。當然,這需要醫生高超的技術才能順利實現。
總之,馬女士在斷續接受3次介入治療后,腫瘤明顯縮小,生存期達到了四年。
郭愛軍表示,對于腫瘤體積過大、肝內多發性腫瘤、腫瘤位于肝門區大血管周圍以及合并嚴重肝硬化或其他嚴重的器質性病變等手術無法切除的肝癌,介入治療都是很好的選擇。
健康提醒:保肝護肝重在預防
郭愛軍說,肝癌尚沒有很好的預防措施,但是隨著對其病因研究的逐漸深入,使我們在其發病源頭予以阻斷或減輕其危害性成為可能。接種肝炎疫苗預防肝炎發生,進而通過避免病毒感染及毒素攝取預防肝癌的發生。
飲食上要保持潔凈衛生,少吃油炸、熏烤及腌制食品,避免將糧食存儲于潮濕的環境。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性、愉快的心情也是防止腫瘤發生的一個重要手段。這些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預防肝癌的發生。
為提高肝癌的治愈率及五年生存率,一定要重視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對于患有乙肝或者丙肝等基礎疾病的人群及長期酗酒者,定期檢查要持之以恒。
此外,胃是會說話的器官,肝臟如果出現問題有時會出現一些類似胃病的表現:
飽脹感、噯氣、惡心;腹瀉、消化不良等;乏力,體重減輕;肝區隱痛或者脹痛不適,小便發黃;牙齦、鼻腔出血;右上腹或者中上腹觸及到質硬的腫塊等等。
當出現以上這些癥狀,且癥狀持續存在并有加重趨勢時,尤其對于高危人群,要給予足夠的重視,警惕肝癌的發生,力爭做到早期診斷。
專家簡介:郭愛軍 副主任醫師 徐州市腫瘤醫院介入科主任,兼任江蘇省醫學生物工程學會委員,徐州市放射學會委員,徐州介入學組副主任委員,有著3000余例次的介入診療經驗及嫻熟的手術技巧,有較強地解決醫學影像診斷疑難問題的能力,能開展各部位惡性腫瘤的介入性化療、栓塞治療、腔內血管成形及內支架置入治療各種原因引起的血管狹窄性疾病、食管、氣管、膽道各種原因造成的狹窄的治療、肝、腎等臟器囊腫的介入引流術及化學消融術等血管性和非血管性介入診斷和治療。
專家門診時間:周一、三全天
聯合會診時間:周四下午 聯合會診地點:醫院腫瘤門診5樓
徐州腫瘤咨詢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