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仁慈醫院/創傷外科:據徐州市仁慈醫院肢體再植專家夏和桃介紹,在和平時期肢體斷離主要是由機械損傷引起。在戰爭時期,槍傷爆炸傷也是肢體斷離的一個原因。由于誤擊、爆炸也可使肢體發生不同程度的斷離。交通事故,自然災害等均可造成肢體斷離。但根據創傷的性質,肢體斷離的程度以及致傷原因等大致可分為以下類型:
一、根據肢體斷離的程度分類
1、完全斷離:斷離肢體的遠側部分完全離體,無任何組織相連,稱之為完全性斷離。另一種情況,斷肢只有極小量損傷的組織與人體相連,再植手術前經過徹底清創,必須將這部分無活力的相連組織切除,實際上亦已變為完全性斷離。這類損傷也應歸納為完全性斷離。
2、不完全斷離:受傷肢體局部組織大部分已斷離,并有骨折或脫位,殘留有活力的相連組織少于該斷面軟組織面積的1/4,主要血管斷裂或栓塞,肢體的遠側部分無血液循環或嚴重缺血,不吻合血管肢體必將壞死。不完全斷離肢體的再植手術并不比完全斷離者容易,因為前者往往由鈍性碾軋、擠壓傷所致,軟組織創傷范圍較廣泛,斷離的創面參差不齊,組織的去留難以確定,再植成活率并不比完全斷離高。
二、根據致傷原因分類
1、切割性斷離:由銳器所造成,如切紙機、銑床、鍘刀等。這類損傷大都是上肢斷離,是再植條件較好的病例。
2、碾軋性斷離:這類損傷多由火車、汽車輪或機器齒輪等鈍器所致。損傷可發生于上肢、下肢,所有組織雖在同一平面上斷離,但截斷處的骨骼多系粉碎性骨折,再植有一定的難度,需要將毀損部分進行一定縮短。
3、擠壓性斷離:這是由于笨重的機器、石塊、鐵板或由重物擠壓所致。斷離平面不規則,組織損傷嚴重。常有大量異物粘于斷面與組織間隙中,清創較為困難。必要時須將毀損部分切除,進行縮短。
4、撕裂性斷離:這是因肢體被連續高速轉動的機器軸、皮帶、滾筒(如車床、脫粒機)或電動機轉軸旋轉斷離。一般以上肢較為常見,再植難度很大,肢體不但要縮短,而且還必須將血管、神經等重要的組織向兩斷端解剖分離一定的長度,方能達到適合吻合的部位。
此外,高溫滾筒引起的肢體斷離,由于肢體斷成若干碎塊斷離肢體的遠側段失去完整性,肢體殘缺不齊,或由于高熱而使蛋白質凝固,在這種情況下就難以進行斷離肢體的再植。
5、槍彈傷性斷離:和平、戰時槍傷或彈傷所致的肢體斷離,不論上肢或下肢,只要斷離的肢體兩斷端有一定長度較完好的肢體,均可實行再植。但必須徹底清創,適當的縮短,掌握時機。
上述肢體斷離的分類,有利于對手術指征的分析、手術方案設計和對預后的估計。但因每個病人的情況各不相同,應根據具體情況進行細致的分析。
為了便于科學的統計和經驗交流,根據肢體斷離的程度,肢體斷離又可以分為完全性斷離和大部斷離兩種。肢體斷離的部位可以發生在上肢或下肢的不同平面,然而上肢的發病率較下肢為高,由于上肢勞動操作較多,因而受傷的機會也較多,其中尤以前臂的斷離較為最常見,手掌與上臂次之。而下肢以小腿與踝部較多,大腿斷離較少。斷離部位高,肢體血管的口徑大、數量少,再植手術中,重建血液循環是比較容易;但由于神經斷離的平面高,神經再生所需時間長,肌肉和神經終端將逐漸發生退變萎縮,功能恢復晚而較差。反之,如果肢體離斷平面低,血管口徑小、數量多,再植手術時血液循環重建比較復雜,而神經再生所需時間短,功能恢復較好。處理并發癥后,全身情況得到較快的改善。這種情況下,慎重認真地進行再植手術,還是可能的。而另一側離斷肢體的遠側完整,近側再植條件差,原位再植預后不良時,可將尚完整的遠側肢體再植于另一側條件較好的近側部。
廣泛的碾軋傷、爆炸傷以及合并嚴重燒傷的斷肢,因其完整性已嚴重破壞,不適宜再植。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