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礦總院頻道:坐臥難忍,從腰到腿,疼痛難忍,站不了幾分鐘,走不了幾步路,就疼得直不起腰來;實在疼得不行,用拳頭捶屁股、捶大腿、捶小腿,捶了這里捶那里;發作起來,痙攣劇痛,像抽了筋似的,晚上睡不著,也翻不了身……備受“腰脫”折磨的市民劉先生說起腰椎間盤突出給他帶來的困擾還心有余悸。
已經70多歲的劉先生“腰脫”20多年,去年因為疼痛難忍、無法正常生活住進了徐礦總醫院。接診的徐礦總醫院疼痛科主任榮雪芹仔細檢查發現劉先生椎間盤突出比較嚴重,同時伴有椎管狹窄,采用保守治療治標不治本,唯有把突出髓核取出來,才能徹底解決問題,而椎間孔鏡微創技術是最佳方案。
確定方案后,劉先生接受了椎間孔鏡微創手術。術后,他腰部疼痛即刻緩解,僅縫了一針,貼個創可貼就遮住了創口。術后5小時,患者能直接下床行走,3天后就出院回家了。說起這次治病過程,劉先生高興地說:“就三個字——快、準、好!”
快——“針眼”創口,手術時間短,恢復快
榮雪芹主任介紹說:“微創技術的引進使骨科手術的工作通道從10—20厘米減小到幾毫米‘針眼’大小,從而減小了工作通道和組織損傷程度。手術時間相對傳統開放手術大大減少,一般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左右即可做一臺手術,患者傷口小,切口僅為7毫米,愈合得更快,臥床休養4—6個小時即可下床走路,住院一周左右即可回到工作崗位,保證了高質量的生活。這也是微創術備受上班族等沒有充足時間的患者青睞的原因。
準——精準定位,可視操作,風險低
在計算機應用于醫學以前,脊柱手術大多靠醫生的經驗,如針刀松解術,完全憑借的就是醫生多年的執業經驗,醫生入針的深淺、剝離范圍的大小都影響術后效果。榮雪芹主任表示:“微創手術時,通過定位成像等多種手段,醫生的視野被多倍放大,再加上專業精確的操作,損傷更小、治療更有效,同時也規避了手術失誤,降低了手術的風險性。”
好——治療方案精準化,不走彎路
很多腰椎間盤突出患者都是常年奔波在各大醫院反復治療的患者,有的針灸、按摩等保守治療無效,醫生就推薦臭氧針刀。如果又無效,可能又推薦射頻治療。這樣盲目治療不僅給患者帶來巨大的痛苦,而且花費也不少。而在徐礦總醫院,患者不再東奔西跑,一次性就可得到對癥精確治療。榮雪芹主任說:“徐礦總醫院疼痛科推行的‘治療方案精準化’理念是將每一種治療方案的適應癥與病情作完美的結合后,以最適合的治療手段來滿足最大化的治療效果。”如:病情較輕的患者一般保守治療,髓核較小的患者多采用射頻消融術,較大的髓核突出型患者多采用椎間孔鏡,一般不到萬不得已不開刀手術。
本期專家:榮雪芹 徐礦總院疼痛科主任 副主任醫師
門診時間:周一至周三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