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中醫院/中醫頻道:民間有一種傳法說膝關節長骨刺后經反復下蹲能將骨刺磨平,把膝關節骨質增生治好。其實這是一種對骨性關節炎認識的誤區。骨性關節炎是因為關節軟骨本身退變、老化引起,一些不恰當的運動只會加重關節磨損。反復下蹲將增加膝關節應力,導致膝關節軟骨面磨損加劇,結果適得其反。
膝關節骨質增生如何治療?
徐州市中醫院骨科副主任中醫師時超表示,其治療應根據患者的關節結構和功能,以及患者對關節恢復的期望程度來設計治療計劃。患者在疾病早期,由于癥狀輕微,常常不引起重視,直至關節出現較為嚴重的疼痛、腫脹和功能障礙時才求醫,易喪失治療的最佳時機。膝骨關節炎患者在早期出現骨關節炎表現時,即使較為輕微,也宜采取適當的保健和預防措施。一般而言,疼痛是膝關節病變最早發出的信息。如果疼痛較輕,可采取保守治療。此時,患者應適當休息,盡量減少關節負重,避免關節大幅度活動,上下樓梯應扶樓梯扶手,行走時可用拐杖或手杖。肥胖者應減輕體重以減少對關節的負荷。患者應注意用護膝保護病變關節,保證正確姿勢和體位,避免勞損和外傷,注意天氣變化,避免潮濕受冷。在急性發作期患者可口服消炎鎮痛藥,還可關節局部外用藥物或關節腔內注射透明質酸鈉等方法治療。若保守治療無效,膝關節已有輕、中度破壞者宜考慮手術治療。該階段宜選用保留關節面、減輕疼痛、提高功能、延緩骨關節炎發展的手術為佳。年輕且病情較輕者可在關節鏡下單純作膝關節清理、沖洗術,手術創傷極小,術后恢復快。若合并患肢力線不良者可考慮截骨術以改變下肢負重力線,并同時在關節鏡下作膝關節清理、沖洗術,術后控制負重并進行適當的功能鍛煉可改善癥狀,延緩病程。當關節破壞單純集中在膝關節內側或外側者,也可考慮作膝單髁關節置換術以最大限度地保留骨量和關節韌帶,為今后的治療留有余地,但目前該方法尚存在爭議。對于嚴重的膝骨關節炎,尤其是晚期患者,選擇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是勿庸置疑的,即磨去損傷的關節表面,換上金屬表面,它可以徹底改善膝關節功能,緩解疼痛,矯正畸形,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如何進行正確的鍛煉?
膝關節長骨刺后鍛煉是有講究的。其鍛煉原則是以減少關節壓力的鍛煉為主,如避免長期下蹲、爬山或不要以上下樓作為鍛煉方式等。正確的鍛煉有利于膝關節的保護,不恰當的鍛煉將增加膝關節負荷,加劇關節軟骨的磨損。簡單地說可伸直腿做抬腿訓練,角度不超過45度,鍛煉股四頭肌,并可將足部外旋,進行同樣直腿抬高練習;可采用腳后跟壓床以鍛煉大腿后方肌肉,即壓腿拔筋練習,通過增加患膝肌肉力量來增強膝關節穩定性,減少膝關節無力和打軟腿現象。還可采用游泳等不負重的鍛煉形式減少對關節的磨損,達到加強下肢肌肉的鍛煉目的。
徐州中醫咨詢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