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中醫頻道:低血糖癥是糖尿病治療過程中最常見、也是最重要的并發癥。低血糖是指靜脈血漿葡萄糖濃度低于2.8mmol/L。徐州市中醫院內分泌科主任中醫師許惠玲介紹,低血糖發作時可出現一系列交感神經興奮和中樞神經系統功能紊亂的癥狀,嚴重者可出現昏迷。持續性嚴重低血糖將導致不可逆性腦損害,甚至死亡。因而,低血糖癥必須緊急處理。
盡管糖尿病是一組由不同原因導致的高血糖綜合癥,但在糖尿病治療過程中,尤其是1型糖尿病使用胰島素之后,常出現低血糖癥。
(一)低血糖癥的常見誘因和病因簡述如下:
1.胰島素治療后:胰島素使用不當是導致低血糖癥的主要原因,如胰島素劑量過大或者體力活動量增加時未有適當減少胰島素用量;注射混合胰島素時,長短效胰島素比例不當;注射胰島素以后因某些原因沒有按時進餐或者進餐量減少;注射部位和深度不當,吸收不良;胰島素強化治療;糖尿病腎病腎功能不全時,胰島素排泄延緩,此時應減少胰島素用量或者停用,否則易引起低血糖癥。
2.口服降糖藥以后:所有磺脲類口服降糖藥均可引起低血糖,其中氯磺丙脲因半衰期長達35小時,極易在體內蓄積而引起低血糖,目前臨床上已很少使用。格列苯脲(優降糖)因降糖作用長而持久也常致低血糖,尤在腎功能不全和老年患者更易發生,因此建議60歲以上的老年人不要使用優降糖。
3.其他藥物治療后:水楊酸鹽類、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B受體阻滯劑、苯妥因鈉、磺胺類藥物和四環素等,均可引起低血糖。
4.進食減少和吸收不良:消化系統病變進食量減少或者吸收不良,而沒有及時調整用藥,均可以起低血糖癥。
5.運動過度:正常人運動時,因兒茶酚胺、胰高血糖素釋放而增加糖原分解,促進糖異生;同時兒茶酚胺和其他神經體液調節方式尚能抑制胰島素分泌,從而使血糖保持穩定。而胰島素治療的糖尿病患者,運動時胰島素濃度不但不能相應的降低,反而因血流加速,皮下吸收增多,血中濃度上升,以致低血糖。
6.飲酒:乙醇可阻礙肝糖元異生作用,導致低血糖。
7.肝源性糖尿病:患者肝臟嚴重受損,糖代謝調節作用減弱,可表現為餐后高血糖和空腹低血糖。
8.糖尿病孕婦分娩的新生兒:可能與長期高血糖環境刺激胎兒胰島細胞增生有關。
(二) 低血糖的防治
明白了低血糖發生的諸多原因,就要針對不同的原因,采取不同的措施予以避免。比如:定時定量進食、戒煙限酒、進行有規律的適當的運動鍛煉;隨身攜帶糖果點心,出現低血糖癥狀時隨時服用;隨身攜帶糖友卡,寫明自己的姓名、地址、聯系方式,以及用藥情況;不要過于嚴格的控制飲食,降糖目標不要過低,尤其是老年人,應該放松血糖控制的標準;合理監測血糖,了解自己血糖控制情況,及時調整用藥;合理選擇藥物,初次用藥時宜從小劑量開始,根據血糖情況逐漸加量;協調好藥物、飲食及運動的關系等。盡量避免低血糖的發生。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