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中醫院/中醫專家訪談:帕金森病是一種常見于中老年的神經變性疾病,臨床上以肢體顫巍、行動緩慢、肌肉僵硬為主要特征。今年的4月11日是第18個世界帕金森日,為此,我們專訪了徐州市中醫院腦病科專家史江峰主任,請他為我們詳細講解帕金森病的相關知識。
帕金森是多系統性疾病
史江峰主任介紹,就目前情況而言,徐州地區帕金森病的發病率也很高,隨著老齡化的加快,患病的概率也在增多,大概每100個老年人中就有2個會患有此病,它是與年齡成正比的。
史主任介紹,帕金森病起病非常緩慢,以至于開始階段難以覺察,比如手的輕微震顫,就像是緊張;肩部的僵硬,就像是肌肉勞損一樣;家人可能會發現患者笑容減少,行動緩慢,但常常并不在意,即使一些非專科醫生也很難識別。
此外,史主任還強調,帕金森病本身就是一個多系統的疾病,并不是簡單強調患者運動方面有缺陷。我們可以通過早期癥狀進行判斷,如精神失常、嗅覺喪失,還有一些睡眠障礙、認知、自主神經功能障礙等非運動癥狀。并不只是多巴胺減少這一種情況,而是整個大腦神經系統出現問題。隨著神經及神經功能顯像、分子生物學的技術發展,越來越多的標志物被發現。
因此,及早發現及早干預治療對患者以后生活是有很大幫助的。
帕金森病早期非運動癥狀
帕金森病的非運動癥狀表現范圍很廣泛,包括嗅覺減退、疲勞、抑郁、焦慮、便秘、睡眠及認知障礙。
1.嗅覺減退:它被認為是帕金森病十分重要的臨床癥狀,可出現于運動癥狀之前10多年。研究發現至少80%的帕金森病患者嗅覺閾值較高。因此,史主任提醒當你聞到某種異味時,而家里老年人沒有感覺時,應該及時到醫院檢查診斷。
2.快動眼睡眠行為障礙:這是發生于深睡眠的令人不快的軀體反應,正常人在此期睡眠中的肌肉應為弛緩狀態,而有睡眠障礙則隨著夢境出現面部和肢體的各種不自主運動,如拳打腳踢、翻滾、呼喊、咒罵、墜床等,重者可對同床者造成傷害。史主任指出,當老人睡覺時常有噩夢,并伴隨夢境有動作,甚至傷人或自己受傷時就應及時就診。
3.便秘:便秘也與帕金森病有一定聯系,但沒有上述嗅覺減退和快動眼睡眠行為障礙的關系密切。便秘是帕金森病非運動癥狀中發生率較高的癥狀之一。
同類存在上述非運動癥狀的種類越多,發生帕金森病的風險也越大,因此對這些癥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
中藥、針灸治療帕金森
史江峰主任介紹,中醫的治療方法主要為兩種,一是中藥調理,但要用辨證的方法來給患者治療,根據患者的不同情況對癥下藥。中醫強調的是個體化治療,針對患者的情況采取不同治療方法;另外一種就是針灸治療,可以改善患者并發癥、便秘、調整精神狀態,改善認知障礙,提高生活質量。
醫生給病人使用多巴胺制劑,增強多巴胺能神經元,這就如給汽車加油一樣,給患者增加動力。但是如果過早的使用多巴胺制劑,會適得其反,患者就對其產生耐受性。另外,多巴胺制劑本身對神經系統還是有一定傷害的。因此,史主任強調使用多巴胺制劑對于這種治療方法,醫生應采取緩慢給藥,細水長流,不追求全效,慢慢進行調理。
早診早治是關鍵
傳統的觀點是等功能出現障礙時再開始對癥治療。主要原因是早期患者無法接受此診斷,也無法接受藥物帶來的不良反應;對癥狀輕微的患者,對癥治療也無法帶來大的變化。過去由于單一依靠臨床的典型表現,也沒有更多的證據對早期患者來進行診斷,此時患者腦內的病理改變其實已經非常明顯了。
據史主任介紹,代償機制會使疾病的早期進展加快。這些代償機制對殘存的神經元是一種損害,影像和病理研究也提示在疾病早期神經元丟失的較快。因此,早期的干預是有必要的。
史江峰主任最后強調,帕金森病不易診斷,但最關鍵的是要做到早發現早預防早診治!作為子女,我們應關注父母的健康,多留心觀察他們的生活狀態,出現不適癥狀時應及時帶他們去醫院就診;在父母患上帕金森病后,我們更不能掉以輕心,要盡心照料他們,幫助其做功能恢復訓練,多與他們溝通、交流,進行心理上的疏導,讓他們樂觀面對疾病,輕松配合治療,這對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和延長壽命和、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專家介紹:史江峰 徐州市中醫院腦病(針灸)科副主任,主任中醫師。江蘇省優秀臨床人才,江蘇省中醫學會腦病專業委員會委員,江蘇省中醫學會針灸專業委員會委員。2006被授予“江蘇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中醫工作者”。熟練掌握腦血管病介入治療術,有較豐富的臨床、科研、教學經驗。
專家擅長:中西醫結合治療神經系統疾病,擅長中醫針灸康復治療,擅長內科急重癥搶救。堅持中醫針灸特色,注重中西醫結合,善于吸收運用現代診療技術。
門診時間:每周二、四上午。<名醫堂(專家五室)>
徐州中醫咨詢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