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節,天氣轉涼,晝夜溫差加大,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期。為何秋季心血管疾病更易高發?這是因為秋季天氣變冷刺激人體毛細血管收縮,周圍血管阻力增大,導致血壓升高,心臟負荷加重,容易誘發冠心病等。寒冷還會引起冠狀動脈痙攣,影響心臟血液供應,誘發心絞痛或心肌梗死。此外,秋季干燥也容易引起體內血液黏稠度增加,加重心肌負擔,亦會促使各種心臟病發作。因此,要健康走出多事之秋,就要注意以下幾點:
異常癥狀四注意
注意半身麻木 雖然半身麻木是中風的主要先兆,但很多人容易將其誤會為頸椎病所致。主要的區別是,后者一般只是上肢麻木,并可能伴有疼痛;而前者則是半個肢體的麻木和行動不便。
注意異常鼾聲 本該起床卻仍舊貪睡,而且鼾聲大作,很難叫醒,是中風的危險信號。顱內的出血或者血栓梗塞影響了中樞神經的表現,應該給予高度重視。
注意惡心嘔吐 原本沒有胃病,而且飲食正常的中老年人,突然毫無原因的惡心嘔吐,即使沒有明顯的胸前區疼痛,也要考慮心絞痛的可能。因為冠狀動脈一個分支緊鄰胃腸神經,它的梗塞刺激胃腸神經,引起類似腸胃炎的癥狀。
避免大便干燥 蔬菜水果攝入少,大便干燥在秋冬季比較常見,用力排便是誘發老年人心腦血管出血的一大原因,因此要避免便秘。
生活細節三不要:不要停服降壓藥 人體的血管在寒冷的刺激下會自動收縮,一下子就縮小了血液原來的"住房體積",冬季的血壓會比夏季高。擅自停服降壓藥,顯然是"雪上加霜"。
不要清晨猛起床 清晨睡醒后不能猛然起床,應該靜坐3分鐘,使血壓和血管對體位的變化有個適應性調整。
飲水不可缺少 飲水在冷天會減少,血液黏稠度就會增加,所以此時是血栓多發期。避免它的辦法就是在清晨飲用一大杯水,使血液在20分鐘內得到稀釋。
閱讀下一篇
中醫院推拿科張運生:常搓耳廓 健腎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