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中醫頻道:“劉主任,我又來找你開膏方了。”上周末,孫大爺(化名)來到徐州市中醫院急診科找科主任、徐州市名中醫劉斌開膏方。這已經是孫大爺第四年服用膏方調理身體了,他說:“我以前時常感覺身體燥熱、口干舌苦、心煩急躁,在劉主任這兒通過服用膏方調理,這些癥狀都有所緩解,我現在每年都會找劉主任把把脈,再開個方子回家慢慢調理。”
常感燥熱心煩 服用膏方滋陰清熱
據劉斌介紹,孫大爺是他的一位“老病號”了。
“大約三四年前,孫大爺第一次找到我,當時他身體看上去還不錯,但明顯偏瘦,神情疲憊。”劉斌回憶說。孫大爺告訴劉斌,他兩年前做了一次大手術,從那以后便時常睡眠不足,感覺疲倦乏力。后來,他又感到身體發熱、口干咽燥,“就像發燒的癥狀,全身燥熱難受,可一量體溫,也就是三十七度三四,搞得我心里頭特別煩。”
聽了孫大爺的講述,劉斌初步判斷其為陰虛發熱之癥。通過進一步四診合參,發現他舌紅少津,脈細數,“這是典型的陰虛體質所導致的一系列癥狀,中醫上可稱為陰虛發熱。”劉斌解釋,陰虛發熱是指體內陰津耗損所致的發熱現象,以午后潮熱、口燥咽干、形體消瘦為特征,多見于慢性消耗性疾病或大病初愈的病人。
通過進一步的交流問詢,劉斌了解到孫大爺年輕時工作繁忙,常年的高強度工作使得身體虧虛,而兩年前的手術更是耗損了元氣,“久而久之,造成患者陰虛火旺、五心煩熱。”
針對孫大爺的具體情況,劉斌建議其服用膏方進行身體的整體調理,以改善體質,緩解癥狀。劉斌采用經典知柏地黃湯加減熬制膏方,以補益肝腎、滋陰清熱。孫大爺服用一個療程后,感覺潮熱癥狀日漸減輕,精神改善,心煩、口干等癥狀也不再出現。自此,孫大爺每年秋冬季節都要找劉斌把脈開方,堅持服用膏方調理身體。
陰虛易生內熱 服用膏方可滋陰清熱
劉斌介紹,陰虛發熱是中醫的一個病證。中醫學認為,人體由陰陽兩方面組成,陰是指人體的精血津液等物質基礎,陽是人體的各種功能活動。“正常情況下,陰陽兩方面相互依存,維持著動態平衡。如果陰陽的這種平衡受到破壞,陰或陽的某一方出現偏盛或偏衰,人就會生病。”劉斌稱,陰虛發熱總的病機為陰氣不足,陽氣有余,陰陽失調。“比如像孫大爺,他所感覺的發熱并非實熱,而是由陰虛引起陰液耗散,內熱浮散于肌表所致。”
體質陰虛的人一般體形偏瘦,容易手足心熱、口燥咽干,性情急躁好動。劉斌推薦了一套測試陰虛體質的題目,大家可以自測一下:
1、你感到手腳心熱嗎?
2、你感覺身體、臉上發熱嗎?
3、你皮膚或口唇干嗎?
4、你口唇的顏色比一般人紅嗎?
5、你容易便秘或大便干燥嗎?
6、你面部兩顴潮紅或偏紅嗎?
7、你感到眼睛干澀嗎?
8、你感到口干咽燥,總想喝水嗎?
以上8題若符合5條以上則為陰虛質,全部符合則為典型陰虛質。陰虛質的人應及時予以滋陰補津的調理,以平衡陰陽、強身健體。
按體質調理 補虛與療疾兼顧
中醫認為,人類在生長、發育過程中形成了與自然、社會環境相適應的人體個性特征,即個人的體質,中醫將人的體質分為平和質、氣虛質、陽虛質、陰虛質、痰濕質、濕熱質、血瘀質、氣郁質、特稟質等9類。現代人由于生活壓力大、生活方式不健康等原因,常與“虛”有關。劉斌提醒:“雖然現在有‘十人九虛’之說,但也不能在沒有分清自己屬于哪種虛的情況下盲目進補。而中醫可以通過辨證論治,因地、因時制宜地對人體進行個體化的調理。”
劉斌表示,膏方歷史悠久,是中藥的傳統劑型之一,可根據人體不同的體質特點和不同的疾病及其癥狀而組方,具有平衡陰陽、調理氣血、補虛扶弱、調和五臟、強身健體、延年益壽、防病治病的作用。他介紹,每一劑膏方均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量身定制,一人一方,這樣才能更好地被人體吸收而發揮作用。
膏方組方靈活,特別適合病情復雜且相對穩定需要鞏固治療的患者。“膏方最早是用來調治疾病的,因為一旦疾病到了慢性期或為了預防,則往往一個方子可能需要吃一個月、二個月甚至以年計,此時選擇膏方就可以對癥處方,個體化治療,尤其是其復雜的組成還可兼顧補虛與療疾,因而逐漸被越來越多的人們所接受。”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