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于奉獻、大愛無疆,這是所有人對于醫師的印象。
我們常說“醫者仁心”,是因為這群人,無論年紀大小、無論何時何地,永遠以一顆“仁心”守護著每一個人。
今天是第五個“中國醫師節”,讓我們走近徐州市兒童醫院老、中、青三代兒科醫生代表,了解他們的工作日常以及醫生們背后的故事。
一、醫生是我 我是尹力揚
尹力揚,徐州市兒童醫院呼吸三科主任,主任醫師,從事兒科臨床一線工作41年,對兒科常見病、多發病及疑難危重病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從一名普通的住院醫師成長為三級崗位主任醫師,從一名醫生成長為科主任,認真、負責、規范、善良是尹主任作為一個醫生生涯的座右銘。
“兒科醫生工作很忙,在工作中,時常遇到一些疑難危重的患兒,既使下班休息也會不放心科室內的患兒,休息時間經常會去科里處理一些病情變化的患兒”。尹力揚說作為醫生責任心比技術更重要,對待患兒就該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就是這份責任心讓尹力揚一年365天,除了外出開會學習外,每天都去科室查房,節假日也一樣。
“作為臨床兒科醫生,應具有高度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和愛心,要守規矩,就是要遵照最新權威的疾病診療規范和專家共識的要求,并結合自己的工作經驗和不斷更新的醫學專業知識,以對患兒最有利的原則,針對患兒的臨床表現對其進行個性化診療。”尹力揚一直要求科室醫生,接診每位患兒都要詳細詢問病史和仔細的體格檢查,在診治過程中,觀察病情變化,做好病程記錄和病情分析,對患兒的病情變化做出合理的解釋,用愛心細心讓每位患兒快點康復。
“幾十年來看著我們醫院一天天在發展,取得了今天的成就,是一代又一代醫者相攜相顧,艱難開辟的結果,作為一名醫生要發揚傳承可貴志向,將薪火傳續。”尹力揚雖然已是退休年齡,但他表示未來仍會身體力行、堅守初心,踏踏實實做好醫生的本職工作,沉下心來服務好更多的患者。


二、醫生是我 我是朱峰
朱峰,南京醫科大學畢業,從2001年開始一直在徐州市兒童醫院在急診、ICU等急救系統工作。工作21年來,見證了徐州市兒童醫院從一家二級醫院逐步發展壯大,成為一家三級甲等大型兒童醫院的歷程。目前急診科除了承擔大量的內外科危急癥的搶救治療工作,還承擔大量的普通急診患兒的診療工作。
醫院每年的急診量超過10萬人,搶救人數1000以上,搶救成功率在96%以上。除此之外還承擔了120急救分站的出車任務,目前出車范圍覆蓋了徐州市、縣區,還有周圈宿州、淮北、宿遷等城市。
醫生是個辛苦的職業,兒科急診又是一個最辛苦的科室。急診的工作非常繁忙,尤其在每年的冬、夏季就診高峰,朱峰帶領全科醫護人員加班加點工作。所有醫生每天都要加班一兩小時以上,三分之二的時間都在上夜班,經常有醫生累病。白天工作完,晚上還要來醫院加班到十一二點鐘已經成了朱峰和其他醫生的家常便飯,不過他們沒有怨言,為的是保證所有患兒都能及時就診。
朱峰除了負責科室的管理、日常的出診工作外,還擔任了中國醫師協會兒童重癥醫師分會重癥感染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醫學救援協會兒科分會委員、江蘇省兒科專科聯盟急救醫學專業委員會委員、徐州市醫學會急診醫學專業委員會委員等職務。經常與國內兒科、急診領域專家交流學習,不斷提高學術水平。
工作20余年,朱峰充分體會到醫生工作的辛酸苦辣,但是患兒的逐步康復、家長的一句句感謝又讓朱峰感受了為醫生的快樂和價值所在。他說他的老師曾經說過,作為醫生要處處為患者著想,看好病才是硬道理。多年來朱峰一直堅守這個信念,任勞任怨,讓更多的患兒及時就診。



三、醫生是我 我是李圓
李圓,醫學博士, 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江蘇省“科教興衛工程”醫學青年人才。2009入職徐州市兒童醫院,泌尿外科副主任醫師,一直從事小兒外科的臨床和科研工作,曾先后赴意大利那不勒斯兒童醫院、上海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進修和學習。
“作為外科醫生常常被大家稱為“刀尖上的舞者”,每個手術都關系到患兒的安危,其實每救治一名患兒,也是挽救一個家庭,我的手術刀就是患者健康的守護者”。李圓兒時的夢想就是能像他三爺爺、三奶奶那樣作為醫者幫助更多的人。幸運的是現在自己不僅成為了一名醫生,而且是一名兒科醫生,可以幫助祖國未來的花朵健康成長。兒外科醫生是有些令孩子恐懼的,需要更多的關懷才能換的孩子得一個微笑,雖然如此,李圓認為能做的就是盡己所能,無怨無悔。
“醫生要終生學習,作為醫生不能掉隊伍,作為科室技術骨干更要帶領醫護人員共同學習、共同進步。最新的理念是什么,最新的技術是什么,當患者需要的時候,我們必須要拿出來。我們要有精湛的技術,和孜孜不倦學習的精神”。李圓表示他要做到當一輩子醫生,做一輩子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更多患兒得到康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