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應糾正錯誤的坐姿和書寫姿勢,同時利用生活中的姿勢進行有目的、有針對性的矯治。
1 單肩背包時放在低側肩,用低側肩的手提重物。
2 睡低枕硬板床,取凹側臥位,可通過凹側痙攣肌的松弛得到糾正;若取凸側臥位,應在主凸頂角下面墊上枕頭。
3 借助單杠等,利用自身體重進行懸吊,每日數次,每次堅持至少 10 秒,累計時間 1 分鐘左右。在懸吊時也可雙足不離地,利用屈膝產生牽引作用。
4 參加各種體育活動,如:擴胸運動、雙上肢伸展運動、體側運動(舉凹側上臂,牽伸凹側肌肉),也可用一根寬帶反方向牽壓脊柱凸側,同時患者配合向凸側側彎并對抗寬帶的牽拉。
5 脊柱柱向右側凸者,可用左手沿墻壁盡量向上摸高(左側凸者,方向相反),并保持 5~10 秒,每天數次,長期堅持。
6 可借助鏡子進行站、坐位姿勢矯正。胸右腰左側凸者可在左肩放置一定重量的沙袋或右臀部用墊抬高,然后通過鏡子繼續保持坐姿(胸左腰右側凸者方向相反)。
7 墊上不對稱爬行練習。對于單純脊柱胸椎右凸者,練習時左臂右膝盡量向前邁進,右臂左腿隨后跟進,但始終不超越,向右側成環行前進(胸椎左凸者,反方向進行);對于胸右腰左凸即所謂“ S ”型側彎者,練習時左臂和左腿
盡量向前邁進,右臂和右腿隨后跟上,但始終不超越,沿右側呈環行前進。胸左腰右凸者反方向進行。
閱讀下一篇
如何做矯正體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