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傳染病醫院/徐州肝病頻道:慢性乙型肝炎(簡稱乙肝)是指乙肝病毒檢測為陽性,病程超過半年或發病日期不明確而臨床有慢性肝炎表現者。臨床表現為乏力、畏食、惡心、腹脹、肝區疼痛等癥狀。肝大,質地為中等硬度,有輕壓痛。病情重者可伴有慢性肝病面容、蜘蛛痣、肝掌、脾大,肝功能可異常或持續異常。根據臨床表現分為輕度、中度和重度。而慢性乙肝攜帶是指乙肝病毒檢測為陽性,無慢性肝炎癥狀,1 年內連續隨訪3 次以上血清ALT 和AST 均無異常,且肝組織學檢查正常者。
徐州市傳染病醫院主任醫師梅存金介紹說,本病潛伏期為6周~6個月,一般為3個月。從肝炎病毒入侵到臨床出現最初癥狀以前,這段時期稱為潛伏期。潛伏期隨病原體的種類、數量、毒力、人體免疫狀態而長短不一。
免疫耐受
慢性乙肝感染者大部分是在嬰幼兒時期通過母嬰傳播被感染,嬰幼兒時期免疫系統不成熟,對進入體內的病毒不能產生正常的免疫反應,病毒在體內不斷的復制,也會通過某些機制下調免疫反應,加強免疫耐受,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免疫系統和病毒能和平相處,由于病毒本身基本不損傷肝臟,現在也沒有能不依賴免疫直接清除病毒的藥物,所以在免疫耐受期一般不進行治療。隨著年齡的增長,免疫系統不斷成熟,到了某個時候(一般是在20-40歲這個階段),免疫和病毒之間的平衡被打破,免疫系統開始識別病毒并進行清除,有的人這個過程發生得很緩和,在自己都不知道的情況完成了病毒的清除,有的人會在這個過程中發生肝炎,但是病毒也能隨著炎癥的消退而逐漸清除,具體表現為HBV DNA定量檢測為陰性,兩對半檢測為145陽,肝功正常,極少數人還會實現表面抗原轉陰,這些都是乙肝感染者當中的幸運者,他們基本可以跟正常人一樣生活,一般情況下也不會再發病,這部分人占乙肝感染者大部分,剩下的一部分就沒有這么幸運了,發生肝炎以后仍然不能清除病毒,由于免疫與病毒之間的平衡已經被打破,以后肝炎還會反復的發作,這就需要治療。
保肝治療和抗病毒治療
肝臟是人體重要的器官,肝臟發生炎癥,對人的健康影響很大,想必大家都有體會。乙肝病毒引起的肝炎,是由于免疫系統在清除病毒的過程中,破壞了肝細胞,引起肝臟炎癥。肝炎發作的時候,大量肝細胞死亡,在炎癥因子的刺激下,肝星狀細胞活化,產生大量細胞外基質來填補肝細胞死亡后留下的空缺,形成沒有任何功能的纖維組織,稱為肝纖維化,肝纖維化到一定的程度就成為肝硬化,所以肝炎發生的時候要積極治療。保肝藥物通過抗炎,抗氧化,解毒,穩定細胞膜,抗纖維化等一系列作用,來緩解炎癥對肝臟的損傷,輕度轉氨酶異常可以用口服藥治療,嚴重的需要住院治療,防止病情加重,保肝治療只是對癥治療,不解決病因,肝炎會反復發作,肝炎發生的病因在于病毒的活動,所以在必要的時候我們要針對病毒進行抗病毒治療,才能從根本上解決肝炎發作的病因,防止肝臟出現纖維化,現在公認有效的抗病毒治療藥物有干擾素和核苷(酸)類藥兩大類。
干擾素
干擾素能誘導肝細胞產生抗病毒蛋白來抑制病毒,主要的作用是調節免疫,所以干擾素單獨作用于病毒的效果很差,需要免疫系統對病毒產生有效的免疫應答的時候使用,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在選擇用干擾素來抗病毒治療的時候,時機非常重要,這個時機如何來判斷呢?我們一般是用轉氨酶(谷丙酶)高于正常值兩倍來作為標準,達到這個標準,排除乙肝病毒之外的其他因素引起的轉氨酶升高,就可以視為免疫系統已經激活并開始清除病毒,但是光這樣還不行,我們還需要繼續觀察一段時間,一是看機體免疫是否能自行清除病毒(不是首次發病可以不考慮這個因素),二是防止轉氨酶繼續大幅升高,三是防止轉氨酶很快恢復正常,只要谷丙酶在兩倍值以上持續2-3個月,免疫沒有能夠清除病毒的跡象,在谷丙酶100-200這個區間(無黃疸),就可以上干擾素了。干擾素是個副作用比較大的藥,也有一些禁忌癥,使用之前需要檢查血常規,抗核抗體,甲狀腺功能等,有的人不能用。干擾素抗病毒治療標準療程是48周,停藥后仍有持續效應,是大三陽肝炎首次發病的首選抗病毒方案,小三陽肝炎使用干擾素復發率太高一般不推薦使用,另外值得注意的有的大三陽,E抗原定量(雅培或者羅氏定量)很低,其實是體內C區變異病毒占多數,這種大三陽用干擾素也很容易復發。干擾素分為長效和短效兩種,長效干擾素是在普通干擾素分子上鏈接了一個聚乙二醇大分子,這樣不容易被腎臟排泄掉,可以維持較長時間的穩定血藥濃度,所以效果更好,但是副作用也更大。由于感染時間長短,自身基因,病毒基因,自身免疫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干擾素抗病毒只有部分人有效,短效干擾素有效率(肝功正常,E抗原轉換,病毒轉陰)約為1/3,長效干擾素有效率比短效高10%,但是價格昂貴,根據自己的經濟狀況理性選擇。如果干擾素無效,病毒沒有能清除掉,肝炎再次發作,那我們就要選擇口服核苷(酸)類藥抗病毒。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