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綜合消息報
導醫熱線:0516-85707122
日前,一位“小中風”患者經過礦總院神經內科專家的反復勸說,接受了手術治療,避免了病情進一步發展。專家由此提醒人們:要注視小中風的治療。
前不久,62歲的史先生因頭暈、單肢無力、惡心嘔吐到徐州市礦務集團總醫院就醫.神經內科主任魏秀娥憑借多年診療經驗初步判斷患者為“小中風”,建議史先生做造影檢查,近一步確診。但史先生因個人問題而拒絕做造影檢查。無奈,魏主任只能為其進行藥物治療,住院十幾天后,癥狀沒有再發作,遂出院。
但出院后的第四天,史先生僅一天內就出現四次一過性頭暈、單肢無力的癥狀。他再次到礦總院就診時,接受造影了檢查,結果正如魏主任之前所判斷,史先生確實是“小中風”。魏主任建議史先生做椎動脈支架植入術,但史先生又因害怕手術而拒絕治療。
像史先生的病情,如果再次發作很可能發生昏迷、癱瘓、導致植物人狀態甚至死亡。魏主任一次又一次不厭其煩的勸說史先生接受手術治療,終于說服史先生。
日前,魏主任為史先生實施了椎動脈支架植入術,并且取得成功,有效阻斷了病情的進一步發展。
據魏主任介紹:“小中風”的學名為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它的特點是出現短暫性(一過性)、缺血性、局灶性腦功能障礙。臨床上分為頸內動脈系統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和椎基底動脈系統的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前者臨床表現為單肢無力、偏身無力、偏身感覺障礙、失語或單眼視力障礙等;后者臨床表現則為眩暈、眼花、視物呈雙(復視)、惡心嘔吐、吞咽困難或共濟失調(走路不穩)。頭面部癥狀與肢體癥狀不在同一側,呈交叉性或雙側肢體的運動障礙或感覺障礙。由于這些癥狀發生快,一般從無病到出現這些明顯癥狀不超過5分鐘,發作持續時間有的只見分鐘或幾十分鐘,最長不超過24小時。所以稱為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其發作頻率不等,有的人反復發作數十次尚不發生完全中風,有的則僅發作1~2次便發生完全中風。
魏主任提醒:小中風是中風的一個極為重要的先兆。調查研究表明,患過小中風的人患中風的可能性要比未患過小中風者高16倍。每百名中風患者中,約有25人曾患過小中風。因此,患了小中風一定要及時有效的治療,預防更嚴重的病情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