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導醫紀實:權女士咨詢:我下個月就要生寶寶了,熬過了辛苦的孕期,接著還要熬過“坐月子”的產褥期。未來提前做好準備,我想多了解一些知識。請問:產后媽媽會面臨哪些健康問題?產褥期要預防哪些疾病?
徐州市婦幼保健院產科VIP病區醫生解答:產褥期指的是從胎盤娩出至產婦全身各器官除乳房外恢復至正常未孕狀態所需的一段時間,通常為6周。產褥期為女性一生生理及心理急劇變化的時期之一,在這一特殊階段,產婦的保健工作尤為重要。
1、順產后發生尿潴留
產后尿潴留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包括產程過長、會陰側切或撕裂傷、麻醉影響、心理因素、膀胱功能失調因素等,順產后能否順利解小便是關鍵一環。
對策:
(1)產后需要少量多次的喝水,增加尿液的量可以幫助刺激膀胱,促進尿液的排泄。
(2)誘導排尿,采用蹲位排尿,聽流水聲或用溫水沖洗外陰刺激膀胱收縮排尿,聽流水聲或溫水沖洗外陰是利用條件反射緩解排尿抑制,使產生尿液,促進排尿
(3)產后4小時內若不能順利排尿,應及時向醫護人員報告,若排尿困難持續,可能需要使用導尿管幫助膀胱恢復功能。
2、惡 露
產后子宮蛻膜脫落,含有血液、分泌物、壞死蛻膜等的產道排出物,稱惡露,惡露有血腥味,但無臭味,持續4~6周,總量為250~500ml。因其顏色、內容物及時間不同,惡露分為以下幾種:
(1)血性惡露:血性惡露持續3-4日,出血逐漸減少,漿液增加,轉變為漿液惡露。
(2)漿液惡露:產后3-4日出現,持續10日漿液逐漸減少,白細胞增多,變為白色惡露。
(3)白色惡露:產后14日出現,因含大量白細胞,色澤較白得名,質黏稠,白色惡露約持續3周干凈。
若子宮復舊不全或宮腔內殘留部分胎盤、胎膜或合并感染時,惡露增多,血性惡露持續時間延長并有臭味。
3、產后宮縮痛
在產褥早期因子宮收縮引起下腹部陣發性劇烈疼痛,稱為產后宮縮痛,多見于經產婦。哺乳時反射性縮宮素分泌增多使疼痛加重,不需要特殊用藥,一般在產后3天減輕或消失。
4、產褥汗
產后1周內皮膚排泄功能旺盛,排出大量汗液,以夜間睡眠和初醒時更明顯,不屬病態,但要注意補充水分,及時更換衣物。
5、順產的會陰部護理注意事項
保持會陰部清潔,大便、小便后用溫水清潔外陰。有側切傷口的寶媽需特別關注切口情況,如有紅腫、硬結或異常分泌物,應及時告知醫護人員。
6、產后活動與康復鍛煉傳統觀念
臥床“坐月子”不科學,產后應盡早地適當活動,盡早開始產后康復鍛煉,有利于體力恢復、減少并發癥,以及盆底和腹部肌張力恢復。
7、乳房護理與科學母乳喂養
產后乳房會經歷腫脹、分泌初乳等變化,部分新媽媽可能遇到乳汁不足、漲奶、乳腺炎、乳頭皸裂等問題。應盡早開始哺乳,做到按需哺乳以促進乳汁分泌;保持乳房清潔,避免過度擠壓;正確哺乳姿勢,使用乳頭霜預防乳頭皸裂;如果發現乳房硬結、脹痛或紅腫時及時就醫。
8、心理問題
分娩后的緊張、疲憊、對寶寶的擔心以及激素水平變化等可能導致情緒不穩定。需要寶媽們對寶寶的成長和自己的恢復充滿信心,必要時尋求醫生幫助。家人也應給予關心、愛護和鼓勵。
產褥期是產婦身體和心理恢復的關鍵時期。面對各種常見問題,寶媽們需保持積極心態,采取科學合理的應對措施。同時,家人的關愛與支持也是產婦順利度過產褥期的重要保障。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