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導醫紀實:王女士咨詢:我孫子今年9歲,身高比同齡孩子矮一截,座位都是第一排。我擔心孩子是矮小癥,可他爺爺說孩子是“晚長”。請問:什么是矮小癥?如何正確判斷自己的孩子是否生長遲緩?
徐州市婦幼保健院兒童保健科碩士楊麗醫生:在孩子的成長旅程中,身高發育始終是家長們密切關注的焦點。如果您發現自家孩子的身高長期低于同齡人平均水平,這很可能是 “矮小癥” 發出的信號。孩子個子矮小,不僅容易打擊他們的自信心,還可能在未來求學、就業甚至社交等方面產生一定阻礙。
矮小癥是指在相似生活環境下,身高低于同種族、同年齡、同性別的正常人群身高的2個標準差(-2SD)或低于第3個百分位以下。
以下情況提示患兒生長緩慢:①兒童的生長速度3歲前小于7厘米/年;②3歲到青春期小于5厘米/年;③青春期小于6厘米/年。
楊麗醫生表示,偏矮的兒童可以通過個性化的飲食、營養、運動等睡眠方案促進兒童的生長速率,從而預防矮小癥的發生。而矮小的兒童需及時就診,明確原因,必要時提供藥物治療方案。
孩子身高增長的前提是骨骺未閉合,越早規范治療,骨骺的軟骨層增生以及分化越活躍,孩子生長的潛力以及空間越大,對治療的反應越敏感,生長效果越好,成年后的最終身高也越理想。
楊麗醫生提醒各位家長,矮小癥越早干預效果越好,3-12歲是治療黃金期。家長需放下焦慮,用科學手段為孩子爭取每一厘米的可能。因此,家長們應及時關注孩子的身高情況,就診晚錯過了時機就沒有生長治療空間了。讓我們一起關注兒童矮小,助力孩子健康成長。
閱讀下一篇
孩子從幾歲起,就該定期進行視力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