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重點專科:病理科是做什么的?對于許多人而言,它是比較陌生的概念,也是個略帶神秘的學科。
走進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病理科,簡樸安靜的辦公室里,擺放著種類多樣的專業醫療設備、繁雜瑣碎的切片標本和數據信息,醫務工作者們神情專注,用一雙雙“火眼金睛”為臨床治療提供精準依據。……
從1992年建科至今,徐醫附院病理科風雨兼程走過30載,全體醫務人員懷揣醫者仁心、堅守醫者初心,不斷提高技術水平和診斷水平,逐步成長為一個醫教研協同發展的江蘇省省級臨床重點專科。
迎風雨 不停步
病理科是大型綜合醫院必不可少的科室之一。“病理被稱為是疾病診斷的“金標準”。我們的主要任務是在醫療過程中承擔病理診斷工作,為臨床醫生制定科學的診療方案、評價療效以及估計預后提供全方位的幫助。”徐醫附院病理科主任劉慧說。
成立于1992年的徐醫附院病理科雖然年輕,但一步一個腳印,走得堅定且扎實,近年來隨著醫療水平的不斷發展,對于疾病的分類越來越精細,治療也越來越精準,病理科在臨床診療中的作用也愈加突出。
“老一輩專家對工作的熱愛,以及認真負責的態度,兢兢業業的精神,一直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劉慧回憶說,建科初期,病理科僅有2名醫生、1名技術員,在徐州醫學院病理教研室的人員和設備的支持下開始開展工作,直到現在原來教研室的柳紅主任等老一輩專家依然堅持在臨床工作。
從最初的3名人員,到如今醫生 、技術員、工勤人員,40多人的大家庭;從只有簡單的設備,到如今擁有全自動染色儀、全自動封片設備等各種現代化設備;從只能開展最基礎的常規病理,到擁有設備齊全、功能完善的分子實驗室,診斷能力上升到分子水平……
30多年來,四季風雨陪伴著忙碌光陰,見證著徐醫附院病理科的茁壯成長。目前,該科已逐漸發展為設施設備完善、檢測項目齊全、人才梯隊合理的現代化病理科。
懷仁心 精醫術
“每一份病理報告都關乎一個患者的將來,甚至關乎一個家庭的命運,馬虎不得。”在劉慧看來,從事病理診斷工作,要常懷仁愛之心,更要潛心鉆研,提高學科水平和診斷質量。
淋巴瘤是病理診斷中最難的一個亞專科,也是走在研究前沿的腫瘤之一,病理診斷和分型的精確性對后續治療與判斷預后至關重要。但由于分型繁復,病理診斷難度很大,常成為各級病理科最薄弱的環節。近年來,劉慧致力于病理淋巴瘤亞專科建設,注重加強淋巴瘤亞專科的技術力量,逐漸打造出一支年輕有朝氣的淋巴瘤亞專科病理臨床和科研團隊。
淋巴瘤的診斷對檢測技術的要求很高,科室率先開展并不斷完善先進的淋巴瘤檢測技術,并整合不同檢測的技術優勢,大大提高了淋巴瘤診斷與分型的準確性,為臨床精準治療打下良好基礎。同時,注重與血液科等臨床科室的密切協作,疑難病例堅持開展MDT討論,使得臨床治療有的放矢。另外還常規開展淋巴瘤疑難病例會診,惠及全市乃至整個淮海經濟區淋巴瘤患者。
“醫學的發展、臨床的需求推動著病理技術的進步,現代病理早已不僅僅在診斷層面上,而是基于診斷,并全面介入臨床靶向治療、免疫治療,預后判斷、療效評估等多方面,為患者精準診斷的同時,提供精準治療的依據。”劉慧說。病理科分子實驗室的建立和不斷完善,正是這句話的注腳。
“精準醫療”為廣大患者帶來希望,但沒有精準檢測就沒有精準治療。徐醫附院病理科引進2名專業博士和先進設備平臺,組建分子病理團隊,成為淮海經濟區內首家落地開展NGS檢測的三甲醫院病理科,開展肺癌、結直腸癌、乳腺癌、淋巴瘤等常見腫瘤的基因診斷和靶點檢測,為臨床提供更加精準的治療指導。
擔使命 向前行
“科室發展一定是靠團隊一起努力,共同完成的。”劉慧介紹,借助分子病理實驗室的優勢,徐醫附院病理科培養了一支科研隊伍,著力于臨床應用型研究的開展,并且承擔多種臨床試驗任務。
與此同時,豐富的臨床案例資源也推動了教學的發展,徐醫附院病理科承擔了徐州醫科大學本科生、研究生、留學生、成教生的教學工作,并作為規培基地承擔病理醫師規培工作。
心懷碩果者耕耘不輟,志在遠方者跋涉不息。今天的徐醫附院病理科不僅培養了一批年輕有為的專業人才,也帶動科室形成了淋巴造血、乳腺、消化、神經、泌尿生殖、骨和軟組織等優勢亞專科,更將鉆研與發展瞄向了更遠的未來。
近十年來,病理科及病理教研室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3項, 省市級課題20余項;獲江蘇省科技進步獎、教育部自然科學獎、江蘇省醫學科技獎及徐州市科技進步獎多項;發表SCI論文100余篇。
“職業賦予我們神圣的責任和使命,我們就必須擔負好。”
連日來,劉慧帶領全科人員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她表示,病理報告關乎患者生命安全,病理科全體人員將始終牢記“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在徐醫附院“1234”高質量轉型發展戰略的指引下,推進醫教研全面發展,為臨床和患者提供最優質、最精準的醫療服務。
……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