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名醫訪談:有一種疾病最典型的癥狀是血糖高、血壓高,很容易漏診、誤診從而延誤病情,給病人帶來更嚴重的后果,它就是——庫欣式綜合征。近日,在徐礦總醫院內分泌科樊寬魯主任的“火眼金睛”下,成功為一名被誤診的“糖尿病”患者揪出真兇,經過及時準確治療,血壓、血糖恢復正常,現已康復出院。
53歲阿姨視力下降 磁共振查出垂體瘤
今年53歲的劉阿姨,家住邳州。一年多以前發覺自己視力突然下降的厲害,視野缺損,但身體并無其他不適,一時間有些心慌遂到當地醫院就診。通過核磁共振檢查,發現劉阿姨腦部有一個垂體瘤,在醫生的建議下很快進行了手術。
手術完成后劉阿姨以為可以高枕無憂了,沒有定期進行復查。過了半年左右,垂體瘤復發。劉阿姨再次出現視力模糊兵伴有頭痛、渾身無力等癥狀。這次,劉阿姨選擇了到徐礦總醫院神經外科就診。
在醫院進行相應檢查時,發現劉阿姨血壓、血糖都高出正常值,神經外科醫生建議先把血糖和血壓控制住之后再行垂體瘤手術。作為徐州市糖尿病防治研究所,徐礦總醫院內分泌科在糖尿病等內分泌疾病的診治方面獨樹一幟,在此調理最為適宜。很快,劉阿姨就被轉至內分泌科。
“垂體瘤”暗藏隱情 內分泌科多番檢測揪出病因
內分泌科主任樊寬魯接診后,為劉阿姨制定了降糖方案。但在調血糖的過程中,樊主任發現患者面部比較肥胖,鎖骨上窩脂肪較多,還有低血鉀且比較頑固,多次補鉀也無法提高血鉀值。另外,血液激素水平檢查也顯示,劉阿姨體內皮質醇激素、ACTH值皆高出正常范圍,經過地塞米松藥物抑制治療后依然無法降下來。
樊主任猜想,患者并不是簡單的腦垂體瘤,很可能是庫欣式綜合征。
樊寬魯主任說:“垂體瘤有很多種,包括無功能性瘤和有功能性瘤。其中有功能瘤分為生長激素瘤、泌乳素瘤、ACTH瘤等等。為患者今后的健康考慮,我們肯定要先弄清楚到底是什么性質的垂體瘤,才能針對性治療,真正為患者解除病痛。”
在樊主任的建議下,劉阿姨將在外院進行手術時留存的垂體瘤組織切片帶到徐州市醫學院進行了病理檢查,檢測ACTH。經過一系列的化驗,證實了樊主任的猜想,劉阿姨真正的病因就是垂體ACTH瘤,也就是庫欣式綜合征。
確診病因以后,劉阿姨進行了二次手術。術后患者病情大大改善,血壓、血糖、低鉀血癥等各項指標也恢復正常。患者家人對樊寬魯主任認真負責的醫德和精湛高超的醫術贊嘆不已,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庫欣式綜合征危害大:血糖異常、骨質疏松、精神抑郁
那么,為什么庫欣式綜合征會引起高血糖、高血壓呢?除此之外,還有哪些癥狀容易鑒別?
徐礦總醫院內分泌科樊寬魯主任解釋說:“庫欣綜合征是因為垂體瘤分泌ACTH異常,刺激腎上腺分泌皮質醇增多,從而引起的以向心性肥胖、高血壓、低血鉀、骨質疏松等為臨床表現的一種綜合征。病因可為垂體腫瘤或者異位神經內分泌腫瘤分泌過多促腎上腺皮質激(ACTH)刺激腎上腺分泌皮質醇,也可因腎上腺腫瘤或者增生自主分泌皮質醇過多所引起,前者稱為ACTH依賴性庫欣綜合征,后者稱為ACTH非依賴性庫欣綜合征。”
樊寬魯主任還指出,庫欣式綜合征容易因漏診、誤診而延誤治療,給患者帶來很大的危害。由于長期分泌過多皮質醇,產生蛋白質、脂肪、糖、電解質代謝的嚴重紊亂,不僅導致向心性肥胖,使患者體內脂肪重新分布,出現滿月臉、水牛背等特征,還會帶來糖代謝異常、生長發育障礙、骨質疏松、肌肉萎縮無力、精神抑郁等諸多危害。
目前針對庫欣式綜合征的治療,首選手術。但樊主任也表示,ACTH瘤的術后復發率非常高,即使做了手術也不能掉以輕心,要做到定期隨訪、檢查。此外,為了緩解高皮質醇血癥對身體的損害,藥物治療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種手段,適用于短期內無法手術或不能耐受手術、復發性庫欣綜合癥和難治性庫欣綜合癥。
本期專家:樊寬魯 副主任醫師 內分泌科主任。南京醫科大學臨床醫學博士,我市率先開展了“糖尿病足病的早期篩查及干預”、“2型糖尿病的強化治療”、“甲狀腺疾病介入及免疫調節治療”等項目;先后在省級以上期刊發表了論文近20篇;參編了糖尿病教育資料,曾多次獲市局級科技進步獎及新技術引進獎,積極開展糖尿病教育,參與創建了糖尿病教育學校,培養了糖尿病專職護士、營養師、運動師,成立了“糖尿病足診療中心”、“甲亢診療中心”、“內分泌及糖尿病會診中心”,舉辦了 “淮海經濟區內分泌及代謝性疾病診治進展”學術會議,培養了大批基層醫務人員。
擅長治療糖尿病、高血壓病、各種內分泌疾病導致的繼發性高血壓,高尿酸血癥及代謝綜合征,甲狀腺疾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骨質疏松等各種內分泌及代謝疾病。在SCI收錄期刊及國內核心期刊發表論文多篇。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